时间统计法:一种精确纪录时间的方法│《奇特的一生》

You can’t change what you don’t measure.

你无法改变你不记录的东西。

时间总是咻一下就消失了,每天都过得很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完成什么。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想象一下,如果每天就这样空转,当时间快转五年十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生可能就这样被消耗掉了,更令人担心的是

面对强大的惯性,你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管理大师杜拉克在《高效能的五个习惯》里,提到第一个习惯就是管理你的时间,其中第一个步骤就是记录时间的花费。

为了减少类似的「虚度时光」,我也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可是到底该怎么做?

是写日记呢?  还是做计划表?机械式的记录,每天都做哪些事情,实行了几天,感觉没什么动力,也很快就忘记要每天填写。

这是为什么,我去找了《奇特的一生》来看,关于俄罗斯科学家柳比歇夫的传记。

柳比歇夫死去后,留下很多文稿和手帐,本书的作者在翻阅的时候发现柳比歇夫有所谓的时间开销日记。

不仅每天都记录,而且每年每月都做了总结,作者才发现,原来柳比歇夫已经坚持记录时间56年了,却从来没听他本人提起过。

这个记录时间的方法被称为「时间统计法」。

利用这个方法,柳比歇夫他生前发表了70多部的学术著作,以及各式各样的论文总共有12500页的打字稿。

这样的产量,在现代来看都是极为惊人。

换句话说,想要学会善用自己的时间,肯定要了解一下柳比歇夫的方法。

读完整本书之后,以时间统计法为主轴,本书讨论了方法论、其带来的结果、时间的本质、以及背后的动机。

让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柳比歇夫怎么记录时间的。记录时间的具体操作步骤,其实很简单,只有三个:

1. 按照日期-事件-耗时的格式记录

2 . 根据事件的类型做分类和统整

3. 根据统计数据重新作计划

下面我们拆开来说,每个步骤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按照日期-事件-耗时的格式记录

这里并不记录任何细节和情感反思,只记录做了什么?花多少时间?

就像你记账一样,你会记录买什么东西花多少钱,但不会特别写我为什么买这个,买给谁,去哪里买。

简单的记录就好,所以不会花太多时间。

我自己试了一下,这个步骤最困难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了。

原本你还在阅读文章,接下来你就跑去看Line,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根本记录不了。

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时间已经过了,却没做什么,因为根本就不专心。

所以我就换了一个心态,每次要记录的时候,提醒自己现在全心全意的做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书里面描述了一个画面

柳比歇夫的儿子在爸爸工作的时候,跑去问问题,儿子发现爸爸每次都会先在书上,写些什么,才开始跟他说话,等到对话结束之后,爸爸又会在书上写下一些东西。后来才发现,原来爸爸写的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没错,听起来很不起眼的一件事情,其实要严格执行非常困难。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里记录的时间是真正投入的时间,如果中间有休息,必须暂停而不算入。

也就是所谓的「纯时间」。

人的一天大概有多少纯时间呢?扣掉吃饭睡觉、刷牙洗脸这些日常的活动,柳比歇夫说一个人大概有12到13小时的纯时间。

这段时间你可能拿来工作、和朋友聊天交流或者娱乐休闲。

好的总结一下第一个步骤的三个提醒点

1. 简单记录花费的时间就好

2. 记录开始和结束,同时提醒自己要专注。

3. 只记录实际投入的时间,休息偷懒需要扣除。

2 . 根据事件的类型做分类和统整

有了初步的数据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整理」你的时间了。

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一天下来,你也许什么都没做,或者做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杂事。

这个时候可以先根据事件的类型来做分类,比如有些属于工作,有些属于自我的学习,看剧就是娱乐,聊天可能是社交。

分类当然是越简单越好,然后进行分类,你就可以知道之前到底都跑到哪去了?

比如一天花多少时间阅读? 一个礼拜读了多少? 读完一本书大概花多少时间?

要每天看多少分钟的剧? 一个礼拜大概花了多少时间在上面?

根据我的经验,在假日我可以花上三个多小时在看剧看电影,而实际看书写作的时间顶多就两三个小时。

但自己的感觉总是我花了很多时间看书,而只「稍微」看了一下剧而已啊。

是的,记录时间的好处,就是得以理性看待自己的时间花销,不再用完全不靠谱的感觉了。

从数据来看还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花太多时间看去看电影了。

如果你持续记录一个礼拜,这些数据基本都有,你除了惊呼以外,还可以往第三个步骤:计划。

3. 根据统计数据重新作计划

什么是计划?书里面很明确的定义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头脑清醒的时候,应当钻研数学,累了便看书,应当学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

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光会做计划,却不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

一句话说清楚,就是根据数据来做计划

拿我自己当做例子吧,我发现我的注意力有三个门坎,10分钟、20分钟、90分钟。

我可以随时开始读一本书,每次停下来再一次看时间,通常就是这三个时段。

有了这样的数据,我就可以一起来安排短阅读和长阅读的时间。

比如再怎么忙,我都可以在每一天安排至少一个十分钟来阅读。在假日,我就可以根据剩余来决定我该不该启动长阅读,还是去做其他事情。

这是说,如果你也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会发现时间有颗粒度的,它可以细到5分钟10分钟,也能粗略到一小时、三小时。

不同的颗粒度,适合不一样的状态和安排,所以你才有办法更有效的去利用自己的时间。

所谓善用碎片化时间,就是把比较细的颗粒放到你的日常生活里。

可是值得提醒的是,3个十分钟完成事情的效果,可能不等于30分钟一次完成的效果。

时间虽然都被充分利用了,但却不一定带来一样的成效。

总体而言,能够连续的使用一段长时间,它的效果肯定大于零碎的时间拼凑。

这也是计划,是需要考虑的一个环节。

总结一下

1. 计划就是找出适合自己的节奏

2. 根据注意力的长短、任务的难易程度,可以找到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3. 零碎时间的使用效果总比不上一段连续长时间。

实践的感想

我自己是从2019年1月2号开始记录时间的,到目前为止不过十来天,还没有过太完整的统计,但可以发现对时间的花费,越来越有意识和感知。

我使用的APP是aTimeLogger2,操作起来很简单就像柳比歇夫在书上记录一样,开始之前按start,结束之后按stop,系统就会自己记录和统计。


就像我前面说的,其实非常容易忘记自己已经从一件事情,跳到另外一件事情。

之所以会想要记录时间,我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把时间都花到哪去了? 我有可能怎么去改变这些行为?

预计执行完一个月之后,再来统整一下。

书里的作者其实反复质疑这个时间统计法,

「为什么要这样为难自己呢?」

「明确知道自己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有什么用?」

「人就不能好好享受生活吗?为什么要用这么机械化的框架约束自己?」

你是不是也有一样的困惑?

时间统计法,不过就是个方法,而且吃力又不讨好,但为什么柳比歇夫,想要持续去执行,而且还不主动跟身边的人提起?

这个背后其实是有很强烈的动机和目标,也牵涉到柳比歇夫对时间的看法,这个部分我们留着,下一篇文章来说。


今日的知识点

1 . 柳比歇夫使用了时间统计法,高效地使用了自己的时间

2 . 时间统计法有三个步骤: 纪录 → 分类 → 再计划

3 . 纪录可以提高专注,分类让自己理性判断,再计划则找到自己的节奏


参考数据

《奇特的一生》格拉宁,侯焕闳,唐其慈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统计法:一种精确纪录时间的方法│《奇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