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的Vincent

《梵高生活》

【著】丰子恺
新星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这本封面是《有丝柏树的麦田》的梵高传记由同样是画家的丰子恺执笔,文字带有浓厚的民国时期的用语与习惯,让人明显感到时代的差异。很多年前看过欧文·斯通写的梵高传记《渴望生活》,也很精彩,犹如在观赏一幅绚丽的油画。而《梵高生活》则更像是一幅素描绘画,给你淡淡的感觉,但又有内涵在里面。

《渴望生活》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文字很平淡,但又很有韵味。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让我发现自己平时用语是有多么得啰嗦。跟着梵高的生平事迹,从第三者的角度观看他的人生,中间的插画根据产生的年代穿插于其中,让我把梵高的画与他绘画时的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对于作品有了更多一层的理解。

没入手这本书之前,会把《渴望生活》当成是梵高人生的全部故事,在看《梵高生活》时一开始觉得故事没有那么的波澜起伏,感觉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让我意识到,不同人眼中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文如其人,丰子恺的语言就像是他的画一样,不是那么地浓烈,但又有一丝恬淡在其中,需要看的人自己好好去品味。

本书大多是对事实的描述,内心戏的部分也大多有相关史料为依据。就像是一个去掉了滤镜之后的梵高,先把他看成是一个人,再把他看成是艺术家。当然他这样非凡的人与普通人肯定是不同的,是天才的同时也意味着他承受了很多普通人无法承受的东西,他异于常人的行为也为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很多故事,但在他那个时代,却不并不被身边的大多数人善待,同时代的人很难去理解与欣赏他的作品。

对于他的故事大众都已经非常熟悉,这次再看一遍他的故事算是一次重温,也让我从另一个人的视角去解读他。一开始还挺不适应这样的文风,先是旧式文风的不习惯,后来是觉得故事没有想象的那么热烈,但看着看着发现了梵高普通人的一面,进而意识到自己在看大人物的时候多看到他们的光环,把他们神化了,而忽略了他们先是一个人,他们也要吃饭睡觉,也会遇到普通人都有的生活困境。

我们自己也是,经常会追求一些外在标签,一直向外寻却很少向内看。看到白描的梵高,反而能让我们想一下以往看到关于他的故事是不是有些部分过于夸张,从底层来看,我们都是在这个世界上活过或活着的人类。这也让我有兴趣去看不同人写的同一个人的传记,看看别人的角度有助于发现自己没看到的地方,有时甚至会有很大的启发。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描的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