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 知道自己错在哪,才会有所改变

图片发自App

《正面管教》这本书,讲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有责任感、会合作以及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

学习正面管教的方法,让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而改变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到底错在哪里。

1.不能承认自己的责任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作为教育者,在孩子面前,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一切都得听我们的,我们说的都是正确的。

当孩子做出所谓的“不良行为”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只是一味地羞辱、责备,甚至惩罚他们。

2.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可我们自己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经常会口不择言,大发脾气,导致孩子受到不断的惩罚,进而产生报复、反叛的心理,再继续他们的不良行为,使他们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3.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和惩罚

当孩子习惯了父母老师的说教和惩罚,就会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知道怎样去做。同时孩子还会以抵抗和或反叛作为回应,做出更多不良行为。

很多父母和老师还坚持使用惩罚手段,觉得惩罚是最有效的方法,担心不惩罚就会把孩子惯坏。可孩子受到惩罚后,更多的会想到反叛,或者因害怕和恐惧而屈从。

4.在惩罚与娇纵之间摇摆不定

当我们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后,常常会后悔自己的做法,然后又采取娇纵的方式,弥补对孩子的刻薄和过于严厉。

常见的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打一巴掌揉三揉”。这样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借题发挥

孩子在有些问题上,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得体验,提高生活和社会技能。比如忘记带文具盒,上课没有笔用。而我们会经常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或是不断说教、责难孩子,使孩子停止了体验和提高能力,只把心思集中到了承受或是抵抗这些责难和羞辱上了。

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力,也会越来越缺乏自信。

6.一直试图控制孩子

不管是惩罚,还是奖励,我们都是在用过度控制的方式管教孩子。

在这种方式下,我们需要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承担责任的不是孩子,所以他们没法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说这种控制只是暂时的。

7.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对孩子的错误总是无法容忍,看不到犯错误的价值,更不能教导孩子从错误中去学习。

当孩子犯错时,从父母和老师那里,不是得到严厉的训斥,就是“笨蛋”、“傻瓜”、“木头人”的评价。所以有的孩子就认定了自己的无能,还有的孩子害怕再受到羞辱,从此不敢再冒险。

8.缺乏爱的表达

父母和老师常常都是心里在想为孩子好,在行动上却很少做出爱的表示。

我们不善于说“我爱你”,也不善于蹲下身子,拥抱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

我们总是不能把全部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图片发自App

以上这些教育过程中的错误,是我目前认识和总结的,在正面管教方法的学习中,还要继续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赢得孩子们的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面管教》: 知道自己错在哪,才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