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当下亟需“一个园子”

筋疲力尽中,刚跟风景园林专业同门自发约线上会议,聊完各自方向迥异的研究。

共识围绕着风景园林穿越时间、跨越地域、超越人群的意义价值何在。

也就是说,2022年底的你和我,无论身份、年龄、性别……作为一个身处“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人类个体,风景园林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价值??

我的答案是:你我当下亟需“一个园子”。

是的,当下指的甚至就是此刻。

风景园林若是在尺度上非常简单粗暴地拆解,可以分为规模更大的风景,和围墙限定的古典园林(皇家、私家、寺观等),而我,在风景园林学专业学习十五年,一直对风景更感兴趣,提起园子,因并非出身富贵有园之家,感受不到跟自己有多大关联,便一直有种种隔离感。

直到近两年,因国际战争、因种族、性别、宗教……种种人类冲突,更因人类破坏自然程度愈烈导致的自然疫情、洪水、酷暑……反噬愈猛的近期,才越来越感知到“园子”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陈志华等前辈曾敏锐地发觉指出,为何中国的城市、建筑组群如此方正规整、轴线鲜明,而园林却曲径通幽、别有洞天;而西方以欧洲诸国为代表,城市组块零散,园林却常由轴线统摄成规则几何状?

答案便是不同人群组织和聚居方式所致。

就中国而言,国家大一统,儒家等级鲜明,规矩甚多,人的诸多本性受压抑,便需要一方效仿自然、联通天地的自由的、活泼灵动,容纳人性小世界(西方因诸邦散布反之,园林求一统)。

于是当下,太多地域房价高得连一套离土地不知几米的套屋都买不起的当下,流动性高得人们居无定所的当下,反倒令你我因此正亟需一处随身携带的“园子”。

这也是近些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火遍全网的缘由吧!

那所随身携带的“园子”,可以是阳台的几盆花草构筑的小场域、可以是每周甚至每天固定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阅读、例如冥想、例如运动、例如琴棋书画。

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你我亟需亲自不断不断寻找,找到令自己心安的方式,找到容身之乡——“那个园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我当下亟需“一个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