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弟子列传(子路篇)

      “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人,少孔子九岁”

      初识子路,是在多年前的一节语文课上。那时老师在讲关于孔子的一篇课文,而顺带提到了塔。他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只能与“好武”、“勇敢”、“忠心”这几个的词联系起来。没想到,时隔多年,我竟然得到了一个深入了解子路的机会。

        子路外在形象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总有外貌和衣着吧。然而我脑海里的子路却是模糊的。在课堂上,听着老师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不知怎么的,那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了起来,像个“野人”!原来,子路应该是出身农村的,以前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这样一个“粗人”,为什么想要成为孔子的弟子呢?

        子路和孔子初见面时有过一段关于学习的对话。大概内容是子路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厉害了,不用再学其他的了。而孔子却顺着子路的思路反向说服了他。也就是这样,子路忽然敬佩起眼前的这位学者、老师,并决定成为孔子的弟子。

        进入孔门,子路的艰苦修炼开始一点点展开。咀嚼着文本里的一个个文字,我体会到了子路对学的渴望。而同时,我看到了孔子对子路的更高的期望,这以至于孔子经常以“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否认、批评子路。当我体会着子路的内心时,我觉得,他还是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的。然而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学习,可他的志向中却并没有孔子他们追寻的大道。可能有原生家庭的影响,这让子路无法用心感受大道,在修身、修仁心方面还远远不足。

        当孔子与他的弟子在周游列国并到了卫国之时,子路向即将执政的孔子问他的执政之道,孔子说:“必先正名乎”。(卫国此时的君王应该是不合礼乐制度而上位的。)但子路却认为没有必要那么在意“名”,也认为自己的老师很死板。我认为,卫国国君可能也不会去“正名”,因为他想要的是这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所以这样看来,子路其实是以实用的角度看待这件事的。不过,我想对子路说:“子路啊,因此直接说自己的老师迂腐,也未免有些过于粗鲁了!”

        子路的施政之道其实更考虑实用和时效性,但不一定长远,或者说,“治标不治本”。而孔子的施政之道的根本一直以来就是恢复仁心,这也是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根本办法。子路施政的优势是为人正直,而且是实际派,效率高,却同时铁面无私。但劣势也可能会让子路身处危险,比如他的性格和为人,很可能会得罪权贵。还有因为他自己并没有达到“仁的境界”,所以施政看来并不会长久。

        学到这里,反观学的这些篇目,仿佛就在回顾一个人的一生,而接下来,就要到“生”的尾声了。 “可不勇(死)乎?”是这节课的标题,也是最后一节课的标题。这句话是对子路说的,也在问我们这群“体验”了子路一生的人们。

        “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意思是子路不会死的和普通人一样。而子路的死,可能也侧面证实了孔子的先见之明吧。

        卫出公立十二年,蒉聩与孔悝作乱,卫出公逃去了鲁国。而蒉聩则自立为卫庄公。子路原本在城外,但是听说孔悝作乱,就立马赶回卫国。在城门处,子路遇到了子羔,子羔说了情况,但子路还是执意入城,来到了作乱的两人面前。子路欲杀孔悝,而蒉聩不让,于是子路想烧了两人所站的高台。蒉聩害怕了,就让两个厉害的将士攻击子路。子路费尽了全力去抵抗,但毕竟这时的子路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已经被伤了好几处了。这时,那其中一个将士无意间“击断子路之缨”。子路说了一句“君子死而冠不免”,然后“结缨而死”。

        子路可以不死吗?针对这个问题,我刚开始的回答是:可以,因为他本来就在城外,不进城就可以了。可是,当我设身处地,想象着自己就是子路,有着他的一切品质时,我发现自己“不可以不死”,更准确的说,我会执意进城,因为我是子路,我是卫出公的臣。其实,是子路内心的忠义让他想都没想,直接选择了进城。而在最后那“结缨而死”时,他也不后悔自己所做的选择,只是带好了那顶帽子,“衣冠整齐”地进入了不会醒的梦境。看来,“可不勇(死)乎”的答案已经很清晰了啊。

        这算第二次遇上子路,却是第一次体会子路,感受他的感受。现在的我,还能记起他的情绪,仿佛是我、我们,陪着他,看着他走完了一生。子路因为是子路,所以他的名字,我们至今记得。他或许不懂礼乐,或许不懂诗书,或许不懂老师所说,甚至不懂大道,但这就是子路啊。因为他刚直;因为他勇敢;因为他直率;因为他忠义;因为他是子路,所以我们在长长历史长河之中,依旧能看到他留下的痕迹。

        “未知生,焉知死”,不知生之意义,怎知死之价值。子路最终有没有感悟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我无从知晓。但是,我知道我们的学习见证了子路的“生之意义”,这也体现了子路的“死之价值”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仲尼弟子列传(子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