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见面寒暄第一句总是“你吃饭了吗?”

《孟子》中有云:食,色,性也。《汉书》中有云:“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本。”这充分说明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对于吃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

不论是从本性来说,还是从重要性来说,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来说,是占据前排位置的。

全国各地对于吃都是很认真的,但是全国各地在尚未统一使用普通话之前,说的都是各自的方言。那你们知道各地用方言怎么说:“你吃饭了吗?”

图片发自App

“你吃饭了吗?”在人们见面寒暄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没话找话,而是在长期的文化行程过程中自然保留的一种方式和形式。

能够保留下来的必然是精华,必然是人们选择后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习惯,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存在,这说明这是人们认可的。

如果你问别人吃了没有,对方说还没有,你很少会接着说“那我请你吃饭”。因为我们都清楚这只是一种问候,并不是刻意问你们吃饭的。不论你回答吃过还是没有吃过都无所谓。这只是一个问候的开头,接着我们就可以讨论接下来的话题了。

中国人是含蓄而内敛的,不会开门见山的说事情。总是会先讲一句话来试探,来为接来下要说的话做铺垫。所以,从中国人额交往方式来说,见面第一句说:“你吃饭了吗?”显得如此重要,不是这句话重要,而是为接下来的要说的话做铺垫显得如此重要。

有时候两个人不经意间碰面,张口却不知道要说什么的时候,一句:“你吃饭了吗?”用来打破尴尬,用来缓解气氛显得尤为重要了。

图片发自App

在中国说:“你吃饭了吗?”就像外国说:“hello!”是一样的。都是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但是中国的这种方式更显人性,也从侧面强调了中国人对吃的重视。

在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的古代,生产力低下而滞后。完全是靠天吃饭。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吃饱饭还好说。倘若遇到变化无常的水旱灾害,又岂是民不聊生这四个字能说的清的。而且风调雨顺的日子总是少数的。所以对于过去的人来说吃饱饭是维持生命的必要。

哪怕到了今天,我们的科技发达,生产力上升,不愁吃穿,但是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我们仍然不能让自己饿着肚子。还是要吃饱饭的。

有人来有发展,而吃饭时人生存的第一要义。所以也就是吃饱饭才有发展,我们才能更好的谋发展。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吃饭了吗?”在慢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风俗,反映了人们对吃饱穿暖的向往与追求。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见面寒暄第一句总是“你吃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