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最大收获(参加善思父母课后的一些改变)

(一)我的故事

作为一个普通的掉人堆里找不到的姑娘,我从河北省一个三线城市通过考大学、到北京读双学位、再工作、最后在北京安家落户,并有了一个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和我父母的眼里,只有好好学习,成绩出众,进入体制内获得稳定的工作,才是无关系无背景的普通人唯一的生活出路。我自己的经历,似乎也验证了这种人生路径的可行性。

所以,很自然的:对孩子的教育,我一直都有一个非常固执的想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进中小学名校,再上名牌大学或者是国际名牌大学(真到了这样的时刻,就是卖房子也供她),毕业后进名企,领高薪过小日子。

带着这样的想法,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开始费尽心机、摸爬滚打。

在知识付费大潮的推动下,我初为人母、知识匮乏、又怕跟不上时代赶不上变化的焦虑感,被准确的一次又一次地搅动。

结果就是:买下了一大堆课程:英语、写作、心理学、理财课什么的,到头来好多课程听都没听,或者听了跟没听一样,感觉备受打击,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都无法坚持到底。

学习各种养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 生搬硬套地往自家孩子身上试用。一直都特别相信西方的快乐育儿思想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因为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严加管教,威严棒喝式的,从身体到心灵都受到极大的压制和约束,缺少温暖的鼓励和赞许。所以特别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中长大,希望家庭氛围是民主和谐、一团和气的。

但麻烦的是,现实生活和书上写的可不一样。我是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了,可能只是了解了个大概和皮毛,没有弄清楚根本,导致孩子一再超出边界,不断触及底线,没规没矩,像是被溺爱地反了天似的。我也怕走了极端,就只能再次回到严加管教的道路上,甚至要动手,用武力解决问题,搞得大人和孩子都经常崩溃。

举2个小例子:
1:比如我信任孩子,同意她自己用手机完成英语听读打卡,可她总在我不注意的时候,顺便就刷一下美拍小视频。最后只能爆发冲突,大吵一架,我把手机收回,大家都很受伤难过。

2:孩子的姥爷军人出身,喜欢对人批评讽刺,孩子一有事情没做好,比如东西摔了,或者磕碰到自己,他总爱说:“你是傻吧你,这么不懂事,这么大了,没样子,没规矩。”导致孩子特别喜欢和他针锋相对,而且很不尊重他,常常恶作剧把老人的眼镜、拖鞋藏起来,急得他直想动手打人。

我时常会非常困惑:一会儿觉得是不是快乐教育过头了,孩子特别没有分寸感,一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样子;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对待孩子太严苛,想用暴力和威严逼迫孩子与自己达成一致,结果大家互相伤害,都很难过。

总之,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两头都不着地,特别纠结。

我们想给孩子好的家庭教育,给她好的陪伴和引导,所以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可还是时常和孩子因为各种事情而爆发矛盾,互相大吵大叫,甚至恨得想要动手,过后又非常伤心、彼此道歉原谅。唉!就看这样的发展趋势,别说上名校、进名企了,我都无法确定,孩子未来是否可以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二)偶遇“善思父母”

说来您也许不会相信,我在《一块听听》的付费平台上一共买过47个课程。这些课程中,唯独张旎老师的课程我全都买了,听了之后特别触动,和我以前学到的那些杂七杂八、各种派别的育儿课程都不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年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哪里不对劲?隐隐约约发现:其实看起来是教育孩子的问题,要了解孩子的特性,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什么的,但更多其实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在这件事上是内因和主要矛盾。而善思父母课就是要解决家长自身的问题的。

因为之前“父母训”曾经做过一个“系统思维”的训练营,我因为手慢没抢到,这次赶紧报了名。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开始逐渐反思自己的生活和选择。提出了一个对自己来说,特别重要的问题,那就是:
我期待自己的孩子过怎样的生活?真的就是上名校、进名企吗?

可能因为从来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从她诞生那一天起,我就开始生活在双重焦虑中,一方面我不确定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另一方面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我该怎样教育她,让她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后来才回想起来:生孩子这件事情,好像也是随从世上的风俗,或者父母的期许,自己其实是稀里糊涂的)

真实的情况是:我的心底里: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我能给孩子什么。

正是这样的双重焦虑让我盲目学习、越学越乱,对待孩子也忽冷忽热,着急又无奈,想爱不会爱。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

我自己的生活经历,现在看起来,确实是实现了平凡稳定普通生活的结果,可我心里面总是空落落的,我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好像也没有太多的美好和期待。

发现问题其实是件好事,我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去寻找答案了。感谢这一年来颇有难度的课程,我坚持下来了,收获巨大。以前的我,总以为万事都有一个正确答案或者是唯一标准。但课程激发了我们每个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老师从来不说正确答案或者唯一答案,大家看到的只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高质量陪伴”模块学完后,作业里我写下了自己的收获:

1:心态平和了许多,发现以前和孩子生气有许多方面是自己的问题,不够了解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她相处是有益的,高质量的。

2:和孩子闹矛盾、生气吵架的次数明显减少。和孩子在一起大笑的时候多了不少。

3:最近以来自己最大的变化:
a:很在意自己和孩子相处时,都做了什么。有没有一起感到很愉悦,一起大笑。
b:心态放松了很多,孩子数学考试成绩不好(连续3次测试一次比一次低,第三次是全班倒数第一),也没有责怪她。(要是以前肯定是一场大战)鼓励她一点点继续努力。

孩子是一起解决问题的盟友,不是敌人。我需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随意发泄情绪,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孩子同样也需要认识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国际思维”模块结束后,我开始和孩子一起探索我们的内驱力,没有了以前随大流、赶潮流的压迫感,我们安静下来,了解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之前邻居家特优秀的孩子,报名了游泳课、篮球课、琵琶课,我马不停蹄也跟着,给自家孩子也报名了游泳课、乒乓课、钢琴课,后来发现人家还报名了芭蕾课、太极课、还是校级三好生和大队长……

最后我和孩子仔细沟通了一下:只留下了钢琴和乒乓。她说这俩个是她最喜欢的。我们也决定不再参加钢琴考级,甚至没怎么学习乐理和音阶课程,她说她很喜欢活泼欢快的小奏鸣曲,我们和钢琴老师约定,就通过练习小奏鸣曲这样的她喜欢的曲子,来把钢琴继续学下去。

以前的她,曾经为了应付考级,把一首曲子弹得飞快,像着急完成一项任务一样;现在的她,会安静专注地坐在钢琴前,尝试把新学的小奏鸣曲弹得更欢快好听。

(2)我自己呢,对于目前的生活,心态也越来越轻松了。
我觉得每个小孩从生下来,都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会有天然特别喜欢和感兴趣的点,在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下,这些日后都会成为他们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上名校、进名企只是一个结果而已(而且仅仅是众多结果中的一种而已)。之前的我可能错把结果当作了原因,没有真正的内驱力,心里自然空落落的。

我放下焦虑和担心,关注当下,珍惜和孩子、家人在一起的时刻。

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比较喜欢做的事情,合理安排业余时间,虽然媒体一再渲染,不会编程就怎怎样,不会英语就怎怎样,但还是越来越坚定:我不可能也不需要什么都学,找最喜欢的就好了(到现在也不能确切说自己找到了最喜欢的,只能是排除法吧,一边感受一边排除)。

现在,我也不再固执地认为,孩子就是要过上名校、进名企的生活了,她会找到自己的内驱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拥有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在一次课后作业中,我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
1:问:你最想传递给孩子的品质是什么?
答:希望孩子:乐观、善良、宽容、勇敢等等,希望她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能够找到她自己,从容淡然面对周遭的事物和人,做有意思的事情,过有意思的生活。

2:问:你打算怎么做?
答:一方面是身体力行,自己尽量做榜样;另一方面是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她,她遇到困难时帮助和鼓励她,坚定地支持她做自己。更多时间在一起、用心沟通,彼此陪伴。

其实就是一句老话: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这样的人好了。

(三)闪亮的碎片

这一年的课程中,我清楚地记得好多个瞬间啊:
1:一遍遍地回听“高质量陪伴”的课程直播;欣喜又激动,觉得课程挺难但又特别想了解更多、学到更多。

2:有一个晚上,带着耳机的我看似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受到极大震撼,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那么认真地去描述过自己对一幅画作的感受:(观察描述对毕加索的一幅抽象画的感受)

这是一场战斗;
每个人都在奋力挣扎;
混乱、惊慌、悲苦、没有答案;
但仍要战斗,仿佛无从选择。

妈呀(捂脸)我都惊讶自己怎么写出来的,简直就像诗一样(害羞)!
其他学友也都极其投入,金句频出的回答,给了大家和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真佩服张老师,激发了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多希望我们家长也能够这样去激发身边的每个孩子啊,他们其实是更大的宝藏。

3:我和学友们热烈讨论北极升温、共同探索与一支笔相关的所有系统、想象该如何跟孩子讨论“死亡”这件事。

4:学习课程之后,我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改变了好多,以至于有好多次,她都直接了当地说:“妈,你这些是跟“善思父母课”学的吧?”
……

除了课程内容,提问、讨论和交作业环节,仿佛一个个彩蛋大礼包,一次又一次点亮我们的小宇宙。

1:有一次我向老师提问:孩子特别喜欢玩水晶泥史莱姆,跟着美拍学习,还自己拿胶水、洗衣液搞实验,因为她太喜欢我就没怎么拦着,但又怕她陷入看美拍无法自拔,请问老师,这种孩子的爱好该怎样确定边界?

张老师回答:我是这么跟孩子解释的:爱好是你的自由,但是要想有自由就要先完成责任,学校的学业就是你的责任,完成了责任才能享受自由。它们两个是相互依存的,Freedom is not free.所以有爱好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引导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成为培养她的责任感的一个契机。

这句“自由不是免费的”给了我特别大的启发,我以这句话作为标题,结合自己读到的其它一些资料和思考,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了上,现在也时常翻看,感受颇多。

2:最后一课的作业是:给自己的一封信,对课程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我在信的结尾,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

“BBC有个叫做《up》的纪录片,被译作《人生七年》。最初导演是想对英国的阶层固化问题,提出疑问或讽刺。随着一个又一个七年过去了,2012年,14个孩子在他们56岁的时候,几乎都维持着他们的阶层。大多数人没能反抗命运,跳出自己的固有阶层。

表面上导演完成了他的影片意图,但他发现纪录片无意中触及了另外一个主题——人生。

导演艾普特说:自己的“阶层高低决定成功”的固有想法对自己的视野产生了很多局限,他在后来的拍摄中感慨道:“我认为他们会对自己的老去感到担忧和焦虑,整日为低迷的经济形势发愁,时常回忆自己的青春时光,并对自己年轻时做过的错误决定感到后悔……,但时让我惊讶的是,受访者们大多数都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者其他领域找到了让自己真正感到舒适和开心的事情”。

那些被主流思想认为没有事业心、没有跨越自己阶层的“失败者”们,他们也从家庭或者其他领域获得了爱和动力,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依然乐观且满足,并认为之后的生活还有无限可能。”

针对这个小故事,我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很受触动,也非常希望自己、孩子和家人都能在生命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和动力,而不是那些被打了标签的成功、名誉等等。

之后,张老师回复了我:她最喜欢的关于成功的定义:

Success -Emerson

To laugh often and much;
To win the respect of intelligent people and the affection of children;
To earn the appreciation of honest critics and endure the betrayal of false friends;
To appreciate beauty;
To find the best in others;
To leave the world a bit better, whether by a healthy child, a garden patch or a redeemed social condition;
To know even one life has breathed easier because you have lived;
This is to have succeeded.

看到这段回复,我禁不住眼眶湿润了。
是的,很早很早以前,我曾经读过这段话,它也曾打动我心,激励我行;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竟然把它忘了……
这一次,我不会再丢掉它了,尝试去找到自己,认识自己,过喜欢的生活,不管周围的人说什么。因为真正的生活是那么宽阔、那么可爱、那么值得!

愿我们都成为最喜欢的那个自己!!

最后我想把张老师送给我的一句话,也送给大家:
我也很期待看到你更深刻的人生图景!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充满意义,关键是自己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的最大收获(参加善思父母课后的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