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的奇幻旅程(二)

第二回、慈心母为儿空操劳,不凡子终做不凡人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只听见李群一声大哭,把妈妈也惊醒了,起来看时,丈夫脸无人色,僵死在沙发上。打急救电话,送医院,可惜回天乏术,不到五十岁的年纪竟撒手人寰。他又是自己喝酒死的,单位仅仅出了几块丧葬费,补贴了些许工资,别的一概没有。出殡那天,李家老二也来了,哭得泪人似的,拉着李群说:“好孩子,二叔对不住你呀,以后……”他想说以后定要给侄儿些补报,可是他媳妇在一边怒目而视,把老二后半句话吓了回去。李群妈妈撇了撇嘴,心说人死了你才来献殷勤,保不齐那天就是你故意要把人害死。嘴上虽然不说,那脸色分明已经带出来,老二觉着尴尬,说了几句话就带着妻儿走了。

自那以后,李群妈妈想起了丈夫这些年的好处,后悔自己不该天天和他找别扭闹气——那天晚上若不是自己和他吵闹,他也不至于去喝酒,更不至于死了。她娘家一个姐姐来劝她:“妹夫如今已经走了,想想以后吧,你也没个正经工作,孩子怎么办?多好个孩子啊,再有两年他该高考了,钱肯定少花不了……”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李群妈妈想想也后怕,这些年夫妻不和,谁也不去理会李群,天幸这孩子生来就端正,倘若有个万一,走上了邪路,那岂不是……想到这里,眼泪都化作了一头的冷汗。

从第二天起,李群妈妈就托她姐夫帮忙,在李群的学校旁边租了间门市,开起一间小饭馆。仗着这些年手里略有几块钱积蓄,把门脸装修得漂漂亮亮,学着肯德基、麦当劳的样子买了几张桌子,二十来把椅子,就算开张。也不卖成桌的炒菜,就是一些炒饭、盖饭,煮个水饺、面条之类,全靠学校里的学生来吃。她想的是这些年亏待了儿子,这里离李群学校近,既赚了钱,还能捎带照顾儿子。李群妈妈自知对不住孩子,一心给他补偿,忙里忙外,不论吃穿都尽力给儿子挑好的。无奈她小店收入有限,店中为了省挑费,也舍不得雇人,就请了一个从河南进京打工的老太太,一个月给她五百块钱,每天管两顿饭,端菜、捡桌子都是她,李群妈妈亲自炒菜。老太太手脚勤快,就是脑子不灵,识字也不多,给人点菜只能放开喉咙喊“反切挤单(番茄鸡蛋)——”,收钱也常算差了账,李群妈妈不得不再从后厨出来兼管收钱。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日子总过得紧紧绷绷。况且学校每年冬夏两个假期,生意没有什么,还要照交房钱,一年算下来,所剩无多,把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愁得两鬓霜白。

每每筋疲力尽之际,李群妈妈只能想想儿子聊以自慰。她常和李群讲:“你可要好好念书啊,将来考个公务员,当个官什么的,千万不要学妈妈做小买卖,妈供着你,就是累死了也心甘!”李群只点点头,笑而不答。

原来,这李群自幼读书,他心中早已有个见识,觉得人生于世,什么功名利禄全无滋味。想他父亲没有什么大志,老老实实辛苦半生,却仅仅因为一套房子就闹个兄弟不和、居家不宁,最终搭上性命。又读了《论语》,圣人云“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更不把富贵放在心上。再看中国自古做官的,苏轼也好,韩愈也罢,哪一个不是坎坷一生?更有那蒲松龄,为了得个功名也受尽磨难。也就是陶潜聪明,史迁睿智,离了官场去寻个寄托。因此李群小小年纪就已打定了主意,以后要学太史公游历天下,穷一生之力也著一本书传递给后人,之后封笔归隐,乐享田园。只是这一番想法不能跟妈妈提起,虽然自爸爸去世这一年多,妈妈脾气变了不少,终归还是个小肚鸡肠的人,说出来她也未必能懂,白给她添忧愁,只怕还要横加干预。非到自己长大了,再也不受人限制,才肯把这一番话说出口,到时不要说妈妈,就是爸爸复生也拦不住他。心中有了这个目标,他每天就默默地读书,一面为以后的理想做积累,一面敷衍着母亲。


冬去春来,斗转星移,一转眼便过了十五年,李群已经是三十一岁的中年人。十多年间又是一番天翻地覆,北京开了奥运会,路也宽了,天也暗了,地铁修得四通八达,街上车水马龙,拥挤不动。连李群家住在五环以外,也是天天堵车,寸步难行。李群妈妈一直让他去考个驾照,李群一直不肯,这几年办车牌子要摇号了,想买也买不成,李群妈妈不住叹息,埋怨儿子不知好歹,就和当年数落她丈夫相似。

李群十二年前考进了北京大学,把他妈妈喜得眉开眼笑,天天兴高采烈,只以为北大毕业的以后必然是富贵荣华,坐在家里天天数钱。

李群自己却不大高兴。他原以为北大必然是个了不起的学府,进来这里必是儒雅书香,远离尘俗;等到了学校里才知道,也不过就是个大学,学生除了脑子聪明点儿,一样的功名世故。常请来些名人演讲,也多说的是“人生”、“理想”之类空话,李群也不爱听。

好不容易挨到了毕业,妈妈的意思,让他再考个研究生,李群是一万个不愿意,只盼着早早离了这吵闹之地。毕业后就到一个不起眼的小杂志社当了个编辑,每天看看稿子、写写评论,收入不多,他就只为个清净。

李群的妈妈这几年操劳过度,身体越发不好,她自知大限将至,力逼着李群成家。照李群自己的意思,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不论学历、相貌,以后能跟自己安守清贫就好——怎奈如今世上,就是这“安守清贫”四个字不好找。聪明的女子不甘于贫穷,总想努力上进;有那安于贫贱的,却蠢笨如牛,只知道一日三餐,和李群没有共同语言,更谈不上“志同道合”。李群是想找个聪明又淡泊的,渐渐地他自己也看出来,如今北京的年轻人,本地的只知道守着祖产房屋,饱食终日的居多;外来的不论男女都是为了理想、事业,拼命上进,谁也不是来安守清贫的。因此李群一直耽误到了三十岁仍然姻缘无份,他妈妈不依,托人给介绍了一个外地来的姑娘,本科学历,相貌也算上等,李群不愿意,被他妈妈臭骂了一顿。他从小逆来顺受惯了,又看妈妈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只好勉强依从。那姑娘见李群没什么本事,人又过分老实,只惦记着他是本地人,北京户口,又有现成的房子,也就答应了,没几个月,两下里一凑合,就办了喜事。老太太住了客厅里的小床,把大房间让给了李群夫妻。

婚后生活简直无法提起,除了老太太一人高兴,安心等着抱孙子,李群两口子并没多大感情,那女人又因为跟婆婆住在一处,房子也小,诸多不便,蜜月没度完就常常来抬杠拌嘴,李群心中哀叹,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想起爸爸死前跟自己说的话,看来这一生父子俩是同样的命运了。

又过了有半年,李群妈妈终于辞世。丧事都是李群一个人操持,他媳妇也不来动手,只在亲友面前露了个脸,流了几滴眼泪,以后每天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出入入。丧事才办妥当,那女人就来找李群离婚。李群对她也没有什么留恋,只是李群家的房子,原来是李群妈妈的,现在老太太一死,遗留给了夫妻两人,李群一向不在意钱财,对房子也是稀里糊涂,就被那女人钻了空子,房子成了婚后财产。离婚时把房子一分为二,李群知道上了当,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是决心退隐,北京城虽好,也不是应该留恋的地方,而且为了这房子,自己一家已经是吃尽了苦头,爽性答应了那女人,把房子卖了,两人分钱。往外拉家具时,从床头里掉出半盒避孕药,李群心中顿时明白,抬头看看那女人,女人脸上也不大好看,扭过脸去装作没看见。李群只是冷笑一声,心说为这样一个女人,也不值得动气了。

房子卖了一百八十万。两人二一添作五,那女人卖了半年的身子,得了这一大笔钱,心满意足,高高兴兴地走了。李群把钱收好了,无家一身轻,又想起自己早先的愿望,与其在北京城里庸庸碌碌过一生,不如去写一本传世之作。但是要写什么,却毫无头绪。想自己自幼就没离过北京,应该去走一走,见一见外头的世面。

打定了主意就把杂志社的工作辞了。买一个大背包,把几套内外的衣服装上,再换上一双徒步鞋,把手机扔了,一切都办妥当,便出了门。

想不到只因为这一走,山高水远,却引出一番奇遇。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群的奇幻旅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