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英文招聘笑话:3-year-old teacher need for pre-school. Experience preferred。有人翻译:幼儿园招聘3岁大的老师,有经验者优先。这翻译看了让人不免捧腹,什么特殊学校需要招聘3岁的老师,可能吗?原来这只是个乌龙,真正的意思是:幼儿园招聘照看3岁幼童的老师,有经验者优先。
有关英语这类转译的笑话还有很多很多。再比如:小明上英文课时跟老师说:“May I go to the toilet?"结果老师说:”Go ahead。“小明就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小明又把刚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老师依然回答:”Go ahead。“小明只好又坐了下来。他旁边的同学忍不住问他:“你跟老师说要上厕所,为啥不去?”小明气恼地说:”你没老师说“去你个头呀。”
看完这两则笑话是不是觉得很好笑?虽然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使用广泛,而且越来越多的英语爱好者加入学英语行列,可即便如此,英语意思表达或是词意差别的笑话却还是比比皆是。连美国与英国之间英语都到了鸡同鸭讲地步,甚至连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有时都无法有效沟通。
为何英语会存在这种笑话呢?或许这就是英语的神奇、复杂之处。在《布莱森英语简史》里都能找到有趣又有料让你脑洞大开的答案。
不仅如此,在《布莱森英语简史》还能看到很多有趣的边角料知识。比如:虽然英语语法以及词汇、词源来源错综复杂,但仍有很多国家快速发展引用英语。还有种奇怪现象就是:本国说得是母语,但是诸如海报或是广告用的都是英语。就比如:比利时。
《布莱森英语简史》一书中使用众多种语言穿插讲述英语发展历史和相关知识,让英语爱好者不但之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提升英语专业素养。
如黑暗料理的英语起源
公元9至10世纪,诺曼人的入侵导致社会分成:讲英语的农民阶层,与讲法语的贵族阶层。虽期间诺曼法语却对英语词汇产生影响,但令人不可思议的却是,英语曾经被认为只有贩夫走卒才使用的低贱语言,却随着时间发展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成功的语言。或许也因英语不受重视,反而包罗万象,最终成为国际通用之一的语言。
促使英语产生变革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诺曼底国王约翰被法国国王打败,诺曼底国王认为自已是英国人而不是法国人。加之法语虽还是上层社会的主流语言,却因怪异腔调让人笑话诺曼贵族转而说英语,就这样英语渐渐占上风,成为官方语言。
有趣又多料的英语
在中国,即使每个地方的方言不同,但是文字意思却是一样的,但英文却并非如此。英文汇集并取代了很多国家初始的母语。比如:爱尔兰的母语是盖尔语,可爱尔兰只有1%的人说盖尔盖,而94%的人说的却是英语,以至爱尔兰成为欧盟国家中唯一个不坚持使用自已官方语言的国家。
但爱尔兰盖尔语的消失与政府行为没有丝毫关系,而是受少数民族发展趋势影响。这种延展性在其他国家也有相同情形。虽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语言因发展影响衰退让我们遗憾,但却让我们享受到巨大的精神盛宴。比如:爱尔兰文学巨著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拟,因为英语让全世界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比如:萧伯纳、叶芝、王尔德、辛格、贝汉等人著作的文学巨著,如果他们的作品用使用鲜为人知的语言,而不是英语,对于英国文学也是个巨大损失。
英语的包容以及丰富性
英语词汇量不仅宠大,而且词义包罗万象。主要因英语受不同语言影响,词汇几乎来自世界各地。所以相同词汇在不同国家表达意思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WC(厕所),完整表达是 water closet,但WC这个词只适合在英国用,如果和美国人说话,就不要WC,要用 bathroom,表示卫生间。如果问 Where is the bathroom,就是洗手间在哪里?如果问 Where is the toilet这个问的就太直白了,等于告诉对方自己想去方便。
再比如:一词多义冠军set,从字面上看,它只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单音节单词。但作为名词,用法多达58种,作为动词有126种,而作为分词形容词有10种用法。让人头疼的还在于set每个词义差别很大。
英语词汇不仅来源于各国,有些词汇还来自文学世匠的自创。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使用17677个词汇,其中1/10的词汇是他自创的。或许这也是时世造英雄的道理吧,莎士比亚所处年代也正是文字与思想蓬勃发展的特殊时代,所以还有很多杰出人士为此作出贡献。比如:物理学家牛顿创作的centrifugal(离心的)、古典文学家艾略特创作的animate(赋予生命)、剧作家萧伯纳创作的superman(超人)等等....
如今全球有近10亿人使用英语或学习英语,世界上约有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或使用英文地址;科技出版物有70%以上用英语发表;而且绝大部分国际会议英语都是作为第一使用语言。
作为英语爱好者都能从《布莱森英语简史》这本书里找到适合自已的故事,为自已的英语知识增添更多趣味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