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31)文/兵马俑

距高考就剩下2天了。对浮躁者来说,这是煎熬的两天;对努力者来说,这是最后蓄力的两天。越逼近决战时刻,越需要冷静沉着。这个时刻谁能心无旁骛,谁就能发挥最大潜能。

这就如同爬山,特别是爬高山,如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距离至高点越近,攀登就越困难,真的是寸步难行。

第二台阶,是指在珠峰北坡路线上 8680 米— 8700 米之间,高达20多米的岩石峭壁。第三次行军时,史占春和王凤桐曾到达过这里,但他们只是观察了山势和路线,并没有继续攀登最艰难的最后几米。然而,正是这一段近乎直立的5米左右的峭壁,恰好立在通往山顶的唯一途径上,这里是通往顶峰的最后一道关卡。
“第二台阶”总高20多米,相当于一栋七八层高的楼房,这一天险,曾经阻断了世界各国登山者的脚步,外国登山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鬼门关”。
王富洲等人通过观察发现,“第二台阶”下半部分岩石上有一条裂缝,可容一人通过,但是,从裂缝中间爬上去之后,又是一段高约5米的峭壁,几乎直上直下,而且光溜溜的无处下脚。消防员出身的刘连满攀爬能力最强,又有1米8的身高,于是,他一马当先,首先攀登,然而他连续试着爬了几次都未能成功。
面对5米多高的岩壁,刘连满用尽全身力量,尝试攀登了4次都没能成功,贡布和屈银华也分别试了2次,结果同样是跌回原地。队员们摔得够呛,体力也消耗巨大,还是无能为力,这可怎么办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四个人都急得不行,最后,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搭人梯!刘连满个儿高,身体素质在四个人里是最好的,原先在哈尔滨做消防员,所以有经验,知道怎么搭人梯。队友们踩着刘连满的肩膀,再伸直手臂,恰好就是“第二台阶”的高度,可以够到岩壁顶端。
借助刘连满的高度,抓着打下的钢锥,屈银华终于第一个爬上了“第二台阶”顶部。紧接着,刘连满又把贡布、王富洲先后顶了上去。最后,上面的三个人放下绳子,合力把刘连满拉了上去。
在这个过程中,屈银华不忍心穿着满是钉子的高山靴,踩在战友肩上,便毅然脱下了4千克重的靴子,没想到鸭绒袜子太滑也上不去,屈银华又脱下鸭绒袜子,只穿一双薄毛袜打钢锥、攀爬。这个过程不过短短一个多小时,然而,屈银华却因此冻掉了两只脚。
蹲下当“人梯”的刘连满同样不容易,这样的高度,任何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刘连满却要用身体托着100多斤的队友慢慢站直,足足坚持一个多小时,可想而知,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安顿好刘连满,大约是北京时间19点左右,这里距离顶峰还有100多米,如果继续前进,就意味着要摸黑行军了,此前,中国登山队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前进?后退?还是原地休息?与大本营失联的王富洲等三人没有考虑太久,想到之前的天气预报说25日天气将变坏,很快大家达成共同意见: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错过最后的时机!借助微弱的星光和雪光,王富洲等人最后冲刺走得异常艰难,在缺氧、寒冷、饥饿、干渴、无光的情况下,处于极限负荷的三位运动员,在模糊的夜色中摸索着前进。北京时间5月25日凌晨四时二十分,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终于成功登顶珠峰山顶,距离他们前一天早上从8500米营地出发,已经过去了将近19个小时。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没有可以拍摄的光线,三个人按照预定程序平静地忙碌起来。屈银华用冰镐插进冰面作固定保护,贡布从背包里拿出国旗和毛主席像,王富洲将写好的纪念条折好,一起放进空罐头盒子里,然后放到顶峰下方约七八米处避风的碎石堆里。做完这些大概花了15分钟,最后,王富洲采集了9块岩石标本和雪样标本,三个人开始下山。 ——摘自《解密〈攀登者〉登顶珠峰前最后五小时,三人缺氧、饥饿、摸黑登顶》

这是中国登山队1960年登山的真实记录。越接近顶峰越需要勇气和智慧。原本还想多写点儿东西,来给大家鼓鼓劲儿,真实的历史事件还在这里,突然发现写再多文字都徒显苍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也相信同学们能从中汲取到自己的力量,更相信你们也能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加油!

图自百度,告侵必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箭在弦上(31)文/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