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端产品设计流程中我的总结和感悟

上周完成了我的第二次正式的产品设计,做完之后感觉在Web设计方面的积累还有一点薄弱,已经做好了书单准备恶补。不过,现在自己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流程掌握已经比较清晰,在本文中将大致的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出来。我的设计流程,也大致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其中省略多次评审的步骤。

一、需求分析

在这里我把需求按照来源和目的分为下面4种,基本涵盖了我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也比之老教材中的分类更具针对性,更易理解。

1.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也是整个产品所要完成的核心业务,通常也是用户使用的直接原因。

(1)写出产品所要解决的核心需求:比如订酒店、找工作。
(2)将核心需求的流程画在纸上,比如选择酒店->支付->入住->评价。
(3)考虑核心需求流程的支线可能,即该环节操作是否成功,反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在出现判断逻辑的地方画出分叉的情形,使流程完整可用。比如在上述的入住环节,用户未能成功入住,会产生取消订单的支线流程;入住后反馈很差,则需要投诉流程。
(4)围绕核心需求流程实现的某个环节,用户需要哪些辅助需求:比如辅助用户有效率地选择酒店,就可能需要搜索、筛选、排序等;又比如用户从选择酒店到支付之间,需要有详细信息和安全保障来支撑他做出预订决策。

以上所有,完全可以用一些不同的故事来表述,能够比较完备地讲通,也就基本掌握了用户需求。

2.商业需求

为了达到某种商业目的的需求,这些需求有产品出生时就有的,也有可能来自运营,区别于其他需求的特征就是,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产品核心业务流程的完成,但可以改变局部的统计数据或者流量分布。比如积分体系,从产生积分到积分商城消费积分,整个砍掉确实不会影响用户继续在平台上购买产品,但通过积分我们可以实现提升黏性、定向导流等很多目的。

3.常规需求

比如需要身份识别的产品,必有的注册、登录,账户设置。
再比如web端通常的页脚内容。

4.性能需求

我所设计的产品,暂时还未遇到对性能有要求的情况。以后遇到了再回来补充。

5.埋点

包括一些常规数据的埋点,以及设计出现分歧的预留验证方式(请尽情的用来打脸吧:)。

二、结构设计

把需求框架画到脑图之中,就有了最初的整个结构。结构层的设计包含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此时也因产品类型不同而侧重点不一样。

1.传统web式
web端产品的信息架构,要从首页做起。首页包含了绝大多数功能的可视化入口,从首页出发,二级页面分别有哪些,完成什么功能,包含什么内容。这个过程,会做出整个产品的信息架构图。

2.流水线式
通常出现在移动端较多。用户打开产品之后一步一步按照引导操作,每一步的目标单一。不会有无关信息杂糅。这个过程,一般会做出交互逻辑图。

在这一步完成之后,整个产品有多少页面,UI工作量大概有多少就可以初步有个预估了。

三、导航、规则、内容元素

对照刚才画出的结构图,思考所有需要有导航的地方。导航的用处有两个,让用户知道身在何处、让用户自在的移步。
所谓规则,就是一切需要搜索、列表等大量信息展示的地方,需要指明可搜索的关键词类型,列表项的分类,以及排序规则、筛选规则、单页最大容量。这些信息全部用备注形式标注在结构图中的相关页面上。举个现实中的例子,订单列表中,需要有第一级的tab区分订单类型,机票订单和酒店订单不可能混在一起。第二级的tab将用户关注的退款订单单列,出于引导点评,将未点评订单单列。而对于订单的状态,则根据流程的不同,有待付款、已付款未消费、未消费正在受理退订、已退订、已消费未点评、已点评等等,这些状态的不同,会影响这条列表项所包含的内容元素以及可操作行为。而这些思考,我的习惯是放在页面设计之前,否则做原型的时候,会改来改去。

四、页面布局

这个过程,主要依据所展示板块、元素的逻辑和优先级来进行,依照脑海中逐渐清晰的样子画出原型即可。给我印象深刻的点很少,待补充。

五、检查与优化

自己全面跑通五遍,看看有没有遗漏,之前的想需求时候的故事有没有顺着网页讲不下去的地方。并且找一找有没有可以优化的点,比如如何让初次注册后登录更方便,如何让短信验证时的输入更方便。

关于自查,还是放一张大牛的图吧。


自查清单

六、输出PRD

水到渠成了吧。每个人的PRD,或者说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处境的时候,都会有所侧重。我比较喜欢在名词解释和语言统一上着重花工夫。毕竟,很多时候大家讨论了很久的东西,对一个物品的描述可能用过七八个近义词,这时候不在文档开头统一口径,给出详尽的说明,到时候产品会在一个不经意的角落打你一巴掌= =。还有想吐槽一句,对于会把红包和卡券傻傻分不清的一些孩子,我还是得把所有名词之间的区别写的清清楚楚,毕竟差了十万八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端产品设计流程中我的总结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