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我心

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写自己的故事,

让文字和思维同步,跳华尔兹吧!

01写作的状态

热爱写作的小伙伴,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写出我心》。倾注自己 一百二十分的热情,让自己的故事在笔下自然流淌。

图片发自App


写作时当如此:

让你的整个身子都去抚触你正在描写的那条河流。让写作来完成写作,让你自己消失。你只是在记录涓涓流过你身体的思绪而已。

这状态,如同渡边康弘写《高效阅读》,每次阅读前,要先做好准备,深呼吸,清除杂念,凝神静气,身体前倾,快速翻阅,然后好似和书籍的读者以及自己内心的小孩围坐在一起,大家都冲着一定要从书籍中挖掘宝藏而去。

又如同《太极跑》中跑步前倾的动态之美。常人看似完全不能平衡的姿势,在孩童或是猎豹的奔驰过程中,却习以为常。全然地能量迸发,让身体轻松圆满地享受跑步之乐。

高中时,我们班级语文老师,对全班每周的随笔要求就是随心而写。班里的同学汩汩涌出的文字,止也止不住,越往后,竟有好几位同学一周可以写完一大本。

我从那时候开始,写作的种子深埋心中。

02 写作的时间

《奇特的一生》中曾写到过,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柳比歇夫,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时间记录训练,可以神奇地感知时间经过的每一分每一秒,但他只记录创造性工作的时间,比如写作。他的一生,一共发布过70多本学术著作。

我们作为普通人,
如何从匆忙中挤出时间来写作,
却是写作爱好者的一大困惑。

图片发自App


比如说,我们每年全家都会有2-3次旅行,每次旅行途中,却都是我最疲倦劳顿的时刻,导游+翻译的活不好当哈~而每每旅行结束,恢复日常工作状态,又有各种理由可以推后游记。

本来精彩的旅行印象,
很多便永久地留在了时空中。

而这次,我一个人带妹妹三天来回曼谷,总共完成三篇文字2700字左右,每天花费时间总计1小时左右,写完反而格外轻松满足。

好像食完旅程正餐之后,来了一杯甜点提拉米苏,如名字一般pick me up,把我反复温柔地接回到旅程中,去回味那苦中带甜的柔滑馥郁。

前后的区别,不过就是用了碎片时间写作法。我决定要做生活的记录者,每次先用五分钟开启写作,选好题目框架,随后再慢慢扩充血肉,细化条理。

还有更多次,便是有想法,就随时开始动笔,现在有太多电子笔记本可以选择,写着写着思路清晰再写框架,写不下去最多暂时放着,大部分情况,都是越写场景感越强,最后汇流成文。

每天30分钟~1个小时的写作时间,
用于记录所思所想,
生活就有可能跃进到一个四维空间哦!

我们不可以改变时间的长度,
但可以丰富时间的厚重质感;
我们不可以改变时间的广度,
但可以增加时间的层次之美。

03 写作的素材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写作怎么都是一种对综合能力相对有要求的输出,必须匹配高质量的输入,才能保证文字和思路逐渐融合到同一个轨道上。

图片发自App


写作的输入来源,我比较推荐

1/阅读和听课

经典书籍,一定是经得起时间打磨,也是经过各种权威审核。大咖课程,一般又都是各种思想与具体案例的精华提要,课程的框架也比较清晰,基本按照总分总+案例交错的脉络结构。

如果能在每次阅读和听课之后,及时制作笔记输出,写作就会有特别合适的素材。

2/复盘拆解

模仿,永远是创作的第一步。如果能从阅读量10万+公众号爆文或其他渠道,选取自己喜欢的风格,按照框架拆解,按葫芦画瓢先尝试开始仿写,会是高效的学习之道。

美国著名作家富兰克林,小时候特别爱好写作,但因为家境贫寒,就从模仿自己喜欢的杂志《观察者》中的文章写作开始,然后对照复盘。一边写作,一边思考,一边提升。

3/每日练笔

对于成人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应用。通过每日练习,将我们所有的阅读、听课、交流、经历、故事等等融合在一起,就能尝试创作出我们自己独有的作品。

通过整个创作过程的体验,再来反刍之前的输入内容,捋顺纷繁杂乱的思绪,明确自己深层次的需求,了解自己擅长及喜爱的领域,再进一步做深耕。

图片发自App


写作,与其说是码字,
不如说是一个思维游戏,
尤其在如今互联网外脑随时提取的前提下。

写作,就是把日常事件,从不同的角度与深度去展开,如同新鲜的食材,加上历史背景、地域差异、烹饪方式等元素,组合成一次次非同凡响的美食艳遇!

写出我心,一起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出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