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心理逻辑--浅析《野草在歌唱》之一

图片发自App

《野草在歌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于1950年发表的作品。这不是一部故事精彩的作品,没有跌宕起伏,甚至有些枯燥,只是用平实的语言介绍几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经问世却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原因有二,这是第一部揭示南非黑人被奴役的文学作品。作品有生命力,大多因为其是大背景下的故事。其二,她用白描的方式为我们完整里地展现了人物细致而完整的心理。细致、真实、准确到让人震撼,抽丝剥茧,深入浅出让我们清晰而真切地看清人物的内心,在认清人物的内心时,自己的内心也便能看的更清了。
作品描绘了女主玛丽的一生,通过对她行为描写和心理刻画来推进故事的发展,以心理发展为脉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年少时,生在贫苦的白人家庭,目睹父亲酗酒后混沌度状态,让抱怨、悔恨又无能为力的母亲在痛苦绝望里度过一生。歧视黑人和被其他白人歧视的生活状态,让她茫然无措;

  2. 成年后,在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受过“好”的教育,有“好”的工作,让她忘却悲惨的童年,永远把自己打扮成少女,自我营造了一个飘然世外的状态;

  3. 年龄很大了,但还是打扮着少女样子,身边的女伴们一个个结婚,无意中听见朋友们已经把她当成异类,开始心慌起来,只能接受世俗,找个男人结婚,心里对男人厌恶极了,却更害怕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4. 找男人的过程中的尴尬故事,成为别人新的笑谈,让她已经无法在朋友里立足,各种极端的情绪占据了心神。六神无主下,一个破落的农场主,普通甚至失败的人,成了她的丈夫;

  5. 一个偏远破败的铁皮房子里,一下子把她带回到了从前,她成了她母亲那样的人;

  6. 贫穷、枯燥、又无可奈何的状态下过了好多年,逃走过,却又被赤裸裸的现实拉回来,然后只能认命在铁皮房子里。他们尝试过改变生活,但生活却从未改变。

  7. 一个不一样的黑奴男仆的出现,改造了她的价值观,这个被她欺负过的黑人,用一种难以置信的方式改变了她,她的生活有了颜色,“爱情”把她浇灌成另一个样子。

  8. 却终究没有冲破世俗,她的惶恐和决绝激怒了男仆摩西,在她决定要正视非洲大地和男仆摩西时,盛怒的摩西杀死了她。

每个节点都有复杂的心理活动,作者都做了细致的刻画,手术刀式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每个阶段,玛丽都受自身经历和世俗价值观的影响,加之性格的懦弱和现实的残酷,只能将悲惨进行到底。遇到摩西,是她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时候,但世俗还是让她成为一个悲剧。

作者在写玛丽时,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普通人”逻辑,不妨梳理一下。

玛丽出生在贫困白人家庭,虽然是白人,却和黑人一样穷,而黑人是受所有白人歧视的。玛丽从小被教导要鄙视黑人,却同样受到了其他白人的歧视,这让她茫然,她无法理解可以歧视别人的人为何还要被别人歧视;母亲无休止的抱怨和父亲整日酗酒混沌的状态,也让她茫然,她同情妈妈,却对她充满恐惧,她鄙视和痛恨父亲,却又对他很依恋,她无法确认男人和婚姻对于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显然,表面上她接受了白人应该鄙视黑人,女人应该嫁给男人的现实。这是普通人都要接受的“环境教育”。

她收到了“好”的文化“教育”,成年后,到了另一个城市。享受了好日子,自由、浪漫、欢乐,也不必为钱发愁。她有些忘乎所以,却在三十多岁后必须面对另一个无法逃离的现实,女人是要结婚的,不然就成了另类,成了另类就会被所有人歧视。显然她对这个世俗的规则是抗拒的,但是她知道被歧视的滋味,于是“在不知不觉地开始给自己物色一个丈夫,可是自己心里并不想承认”,“还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姑娘”。

她的身边逐渐没有了人(都结婚了),而年轻的姑娘也用奇怪的眼神看她的时候,她心慌了,慌乱中找了一个很老的当恋人,当要和她亲热时,“她竟然起了强烈的反感”,逃跑了,这又成了大家的谈资,在几近崩溃的时候,遇到另一个落魄的男人。选择这个男人完全跟男人没有关系:1.她需要一个男人结婚;2.她想逃离被人歧视的地方;3.他是一个男人。而男人本着的也只是找一个女人结婚的目的,是哪个女人也没多大区别。仅此而已。

现实里不知道有多少类似的婚姻。

他们的结合有一个关键条件,男人经过挣扎后,来找她了,于是就互相成全了对方。这样随意的过程是否注定了结果。

现实的环境让她始料未及,还好,落魄的男人在自卑里对她迁就,这里至少比被人歧视好一些,她过起了“太太”的生活。落魄的男人对“夫妻生活”没有要求,她还能有使唤的黑奴,这蛮好了,她没有不接受的理由。但这样贫困、逼仄、孤独的生活,让她成了她极力想避免成为的人,在嫉妒、烦躁和无所事事里她变的尖酸刻薄,和近乎变态的苛刻,在离群索居的世界里她还有自己封闭的世界。

对生活没有希望的人最容易接受现实,他们尝试了改变,想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但早已形成的价值观和自身精神力量和知识的匮乏让他们每次都浅尝辄止。男人生病,她独掌农场,鞭策黑奴干活,尝试到了权力和希望的滋味后很兴奋,但在男人康复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对什么又都不闻不问了。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原因就在此吧。

服侍她的黑奴一个个被气走了,当一个干活让她挑不出任何毛病的黑奴出现时,她变的更加烦躁,烦躁到达极点而无处发泄时,心里会产生愤恨;这是一个被她用鞭子恶狠狠教训过的人,虽然黑奴被抽打没什么大不了,但作为同样被歧视的人,她的内心还是有愧疚的;另外,她害怕这个黑奴,在一个精神和力量都比她强大的对手面前,这种害怕又让她产生敬畏之心。愤恨、愧疚、敬畏,让他极力避免和黑奴接触,在黑奴的主动示好下,让她又有些恍惚,黝黑壮硕的身躯带来的视觉冲击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朝夕相处里,慢慢有了一种叫习惯的东西,于是爱慕之情便产生了。她像变了一个人,突然生活有了光彩和乐趣,她进入到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状态,那时她已经四十多岁,但不妨碍她跟个少女一样,这样的状态她很享受。

爱情是奇怪的东西,它可以轻易就跨越种族,哪怕对象是被她根深蒂固鄙视的黑奴;爱情可以轻易颠覆很多东西,可以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再造;爱情产生的时候,当事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而知道后就已经是爱癌晚期了。当然,爱情也是脆弱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把它击碎,而世俗是最有效的杀爱灵。

被别人撞破关系,她恢复了“理智”,辞退黑奴摩西,最终导致摩西亲手杀死了她。那时的摩西是怎么想的呢?普通人的浅尝辄止又一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她试着逃避婚姻,她试着正常地对待黑人,但仅仅只是试着而已。

年少时的茫然让她没有了选择和决断的能力,而世俗的规则成了她选择和决断的标准。她想改变,但视野和知识的局限,让她只有意识却没有办法,即使有尝试,精神力量的缺失也让她和他们没有坚持的力量,这是普通人生的死循环。在这个闭环里,环境、故事和性格相互影响,形成强大的磁场,让人在里面只能按照一定的轨迹循环生活下去。太多人无法跳出这个磁场,摆脱这个逻辑。

玛丽临死前,灵魂的觉醒,与全文结构有些跳脱,与整个情感逻辑和心理逻辑是不符的,她不可能知道自己将死,也无法在那样的状态下突然觉醒。作者是善良的,不忍“普通人”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死去,即使再渺小,也该有见到“上帝”的机会,就像大地上最普通的小草,也都有享受阳光雨露的机会,都有歌唱的权利。冷酷的作者最终还是没忍住,冒着打破全书架构的风险,让野草玛丽觉醒。很理解作者,却不赞同,因为更深的疼,才能让麻木的普通人有真正觉醒的可能。

读完这本书,一点也不舒畅,想起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掩面而涕的场面,很不是滋味。恰是这样的小人物,这样普通的故事,这样简单的人生才是属于我们普通人的,才更能感到我们普通人。

当然,读完此书,对如何去刻画人物心理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人心理逻辑--浅析《野草在歌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