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睡眠不大好,睡前不敢多刷手机。一旦被太多无用信息充斥,脑子往往不能很快安静下来,闭上眼睛后,就闪现出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停不下来。于是,我开始在睡前阅读一小段文字,竟能渐渐获得一种平静心安之感,对于促进睡眠略有助益。我想,万般修心之法,读书必居其一。
书籍之中,我偏爱散文。我的案头通常都会放一到两本散文集,虽未必日日翻阅,但就算在小书的封面上停留一眼,也能给我带来一种踏实。比如最近被我视作“挚友”的集子就有朱光潜的《静守初心,温暖且行》、丰子恺的《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还有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散文中的人、景透过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以清丽朴实的文字,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对于世相、万物的思考、剖析,也总能给人最深切的抚慰。
近些日子,我经常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自我的价值意识;二是,与他人交往的分寸。这两个问题,终归于一处,就是立于世间,该如何从容自处。虽然这可能是我们终其一生需要去探究的问题,但人生的每个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见解。
01 自我的价值意识
小时候的哲学课本上,有一章节便是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时在我的理解里,那是对哲学概念的抽象阐述,并未将其与自身生活相联系。进入社会后,当遇到与自己不同秉性及处事方式的人时,我们也习惯于以“三观不同”作出终结性评价。“三观”到底是什么?其实谁也无法将其具体化。我想,一个重要的标准是面对利益抉择时自我的选择。这种选择,直接体现个人的价值意识。这里主要谈两点:
一是,面对利益诱惑与道德冲突时,你会如何选择?
法学出身的我,一直被教导“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社会规则有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我们的多数行为都会落入道德的规制之中,而非受法律约束。明知一个行为可能会违背道德,甚至会违背法律,但如果做了会得到利益,你敢不敢去“试探”?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我想很多人都会在“做”与“不做”间纠结一下,毕竟“人性不可考验”。
朱光潜说:“别条理,审分寸,是人类心灵的两种最大的功能。”其中的“审分寸”便是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利益当前时,不妨先冷静一下,若为了这一己私利,去做损害他人利益之事,是否当真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前途。
以职场为例,我们都知晓员工个体不能脱离公司整体而存在,需要处理自我与公司的关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若以损害公司利益为代价谋取私利,势必也会将其他同事牵涉其中。可以说,职场谋私利行为从心理学层面上讲是“超越合理界限感”的,从道德层面上讲是“跨越为人基本底线”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在利益与道德冲突时,至少不能以“损人”之手段达“利己”之目的,这也是一条大家普遍认同的价值底线。
二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这一问题其实与上一问题密切相关,是对本心的回归和检视。生活在这个日趋多元的社会中,我们时时面临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也很容易陷入与周边人的对比中。我们总期盼着得到更多,能高人一头,以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更优越的心理体验。但是,生活难道只是由外在的物质所组成的吗?
我们每个人当下所拥有的的一切财富、学识、阅历、智慧都来自于自己经年累月的积累、判断以及据此作出的某些关键抉择。尽可能留住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并努力在此基础上增进,或许才是人生的目标。物质财富只是其中之一,学识、阅历、智慧也同样重要,这些构成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帮助我们更透彻、更清醒地认识世界,不至于陷入物质的泥淖中,过上更为通透的生活。
前段时间,有篇《请善待你的单位》的文章刷屏。在这个越来越重视自我意识及个体权利的时代,这样的文章引来了众多争议。作为一个“打工人”,看到要将自己置于公司之下,低眉顺眼地生活的言论,我也有着本能的抵触,员工与单位应当建立起“互相成就”的健康生态。但是,文中的观点真的全无可取之处吗?至少有一点,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是否习惯认为,凡是所得皆为自己应得,对于已拥有的已渐渐失去感恩之心?
海尔的张瑞敏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作经营企业的提醒,作为一个普通打工者,又何尝不应如此呢?经常想一想,自己是否德能配位,是否因为某种偶然才得来今天之一切?应当如何增益自己的软硬实力,以随时应对可能面临的变数或者挑战?对于工作和生活抱有一丝感恩,能帮助我们纠正一些偏狭的观念,减少一些内心的狂妄,增加一点对人对事的敬畏心。
02 与他人交往的分寸
因为阅读和写作,我有幸结识了一些法律实务界的专业人士。上个月,一位在我心中“咖位”较高的老师来深圳出差,与我微信相约见面。他同时也约了其他几位同在深圳的实务圈的朋友,准备一起吃个饭。为此,我既紧张又有些激动。一方面,我不过是在他的平台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而且与其他人相比,写得并不算多出色,自己有什么实力能与他们见面畅谈?另一方面,我一直从事企业法务工作,与专职从事法律研究或者司法实务界人士相比,在诉讼经验上有所欠缺,见面时是否真的会有共同语言,我浅陋的学识会否让我在他们面前露怯?这种不自信,让我有了某些焦虑。
我把自己的这些想法与一个朋友说了说,她对我说:“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只需做好你自己就好。”她告诉我,人际交往是有不同圈子的,无论是同学圈、同事圈,还是朋友圈,共同的话题都不一样,把握合适的分寸,为当下的圈子找到适合的话题就不会尴尬。朋友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际交往的分寸是人情练达的关键。
一是,与朋友交往,宜平淡致远。
贾平凹的“与人交,淡,淡至无畏,而观之极味人”,道出了人际交往的本真境界。朋友是我们的同行者,在品性和观念方面定然与我们有某种相似之处,同时,也有我们不及之处,交往的意义在于惺惺相惜,互相汲取能量。若交往过密或关系过于浓烈,势必形成对彼此精力的消耗,这样的关系终会在绚烂过后归于平静,直至相忘于江湖。
不近不远,保持一定的联系频率,定期说一说自己的近况、心情,关心一下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一下对方的想法。知道彼此一直都在,就已经很好。这样的朋友不必多,一两个足矣。芝兰之香,淡极知味。
二是,把握交往边界,不逾矩。
人际交往有两大忌,一忌交浅言深,二忌跨越边界。人们常常说,同事之间最好不要建立超越同事关系的其他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同事之间往往存在利益交叉,大家同在单位这一平台上开展合作,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目标,这就会导致彼此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存在差异。在大家还没有熟悉到可以对同一问题可以敞开心扉,彼此分享情绪时,应当练习“克制”。这于自我是一种保护,于他人也能避免尴尬。
即使在亲密关系中,大家也不会每件事都拿出来与彼此分享、分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愿意交谈的话题,这就是关系中的“边界”。如遇这样的情况,应学会宽容和理解,给对方一些自由的空间。也许在长久的宽容与理解中,双方能建立起更强的信任感,那么原先的“边界”也会在不自觉间就打破了。顺其自然,往往能让人如沐春风。
三是,提升自我,建立人际交往的自信。
回到前面说到的经历,约着见面的当天,由于公司传言有员工家属检测出新冠阳性,公司的电梯临时消杀,为了不给大家正常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最终没有去参加聚会。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很快也便释然了。我想,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际遇,也许我需要再多多修炼自身,提升修为,在时机成熟、机会合适时,方能更加大方自信地与大家交往。
要想获得与他人交往的质量,首要的方面便是提升自我,否则也只能是相对无言,沦为泛泛之交。无论是在性格塑造上、知识储备上,还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我们都需时时钻研,培养出一颗“有趣的灵魂”,自信又笃定,温柔又有力量,这才是让关系致远的关键。
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体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但是如何走好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生活,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宏大却又具体的问题。希望自己能经常停下来,回望来时之路,看看自己在立身与处事方面的不足,以更从容的姿态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