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常恨岁月不居,21世纪第二个10年就这样过去了。有些不舍,更多的则是对这不凡十年的一些感念。

这是个人成长巨大的十年,2009-2016这7年间的自身学习和外部经历,从高中到大学,从小城市到大都市,曾在舒适的广州图书馆里吹过空调读过书,也曾头脑发热与兄弟一起在324国道上昼夜骑行442公里;曾在新闻摄影的道路上充满理想激情,也曾在实习下班后的车陂人潮中疲惫独行;曾在案上奋笔疾书、效法伟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也曾在躁动不安的环境下跟随同学投身“微商”大潮、渴望日入斗金……从满腔愤青情绪,到心浮气躁不断碰壁,再到后来学会认真观察、留心学习、冷静思考,加上良师益友的指点交流,种种经历无不在拓宽我的眼界、锻炼我的思维。

这些收获,也为我2016年毕业后回到小城,在接下来的3年里走上不同的2个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这些经历看起来有些分裂,可仔细想想:个人经历的分裂又何尝不是社会现状的投影呢?

说到社会,这也是外部世界发生巨变的十年,我无时无刻不在庆幸,自己能够在刚刚好的年龄段、拥有刚刚好的条件去经历这十年:器物应用上,我们从前十年的网络时代大踏步进入两微和新媒体时代;当我还在回忆高三躲宿舍刷手机QQ网的NBA文字直播时,通讯技术早已从2G到3G一路跨越到现在的5G+;新能源汽车、VR、3D打印……技术迭代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那些21世纪前十年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技术在不断落地应用。而在意识形态上,这又是国家与社会迅速变化的十年,社会意识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而变化,我曾目睹过网上的争论、也曾参与过嘴炮的互怼……最终只能选择安下心来多读几本书,在案牍中明白一个道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无论是左还是右,是温和还是激进,无论存在合理与否,谁都不能否认,过去十年中,它们都曾推动着国家社会向前发展,同时也都被这股发展的大潮裹挟着前进。

暂且不论自己能否加入这股“推动进步的力量”,我常常在想的是:自己能否对抗上面提到的这种“裹挟”?从结绳记事到吉金文字,从竹书龟甲到纸媒印刷,再从纸质到无线电、光纤和量子通信……器物层面的发展给思想领域带来的“翻天覆地”并不局限于这十年。但显然,这十年的变化可以说超过了之前数千年变化之和。从传统媒体到网络新媒体,舆论引导着某一事件走向大团圆的结局让我们感动落泪,而舆论裹挟着众人走向群体无意识状态的事件也并不鲜见。我们在大团圆的结局中扮演的至多不过是锦上添花的角色,而在群体无意识的状态下,我们却无不亲身参与——如同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的一样,个性一旦淹没,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反智、情绪化的整体。我从最初的好奇、惊讶再到恐惧,也曾经彻底丧失了寻找答案的方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从不敢忘记自己在智识上的浅薄,只得时时以先儒的名句“学者患无志”为警醒。所谓“本立而道生”,在学懂弄通、做好本业之后,这十年来许多未解的问题、未来十年即将碰到的难题或许也能够在其中求得答案。

跨过零时,便是2020年,我距离30岁和成家立业又近了一步。过去10年,我经历了至亲去世的伤痛,也感受到了未来伴侣给予彼此的幸福与喜悦。其实,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汹涌,家庭始终是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而我作为家庭未来的支柱,即享受着其中的幸福,又肩负着巩固它、保护它的重任。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我想也许是个人走向成熟的又一标志吧!

唐朝刘梦得有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此诗时他已年届花甲,而我还有两年就要步入“而立”。仔细想想,花甲老人尚且有“为霞满天”的情怀,我辈又岂能空作“桑榆已晚”之叹呢?

再见,过去十年。加油,新的十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