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架构总结

来的晚总比不来要好,虽然体系架构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但是对架构的思考却没有停止。

也许用杂文要比总结会更好一些。

 

软件开发源与架构,架构满足了多个质量属性实现的方式和方法,各个质量属性之间存在一些微妙的关系,很有趣,举个例子:

1.假定架构最大限度满足了性能,是否要损失安全呢?这样的系统让人担心。

2.假定架构最大限度满足了安全,某种程度上是否性能要大打折扣呢?

maybe 世上不存在一个系统能够同时最大限度满足相互排斥的质量属性,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插句题外话,曾经和一位资深的软件开发人员讨论系统架构,居然不知道什么是‘质量属性’。

这并不是特例,开发人员关注更多的是软件的功能和可修改性。

 

windows从XP到Vista在UI上花了不少功夫,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下,而ubuntu的出现却让我们眼前一亮~

原来windows并不是最漂亮的,也许mac的拥护者会说我们一直是最美丽的。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大部分计算技术设备都遵循冯氏体系,而存储设备也一直沿用线性的存储结构,更多的是靠软件来实现各种存储结构而保存在线性存储的设备上。

也许世上存在这样一种架构满足了所有的质量属性?这句话对吗?

 

面对当今硬件设备发展的枯竭,软件系统是否应该更加关注质量属性而非更快的运行速度,更大的存储空间呢?

如果有这样一台机器,它记录了从人类出现到今天所有的知识库,经验库,充其量它还是一个‘字典’而已,我们能够利用它做些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有强大的搜索技术~ 呵呵,再强的搜索是否意味着‘字典’的索引更加丰富呢?

 

诚然计算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计算设备将代替人类的大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工。我们是否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呢?

web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普天盖地的信息,那些是对你有用的呢?哦我知道了,透过强大的搜索技术可以帮助你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有用信息,计算机在这里担当了什么角色呢?

 

值得我们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存储,windows,ubuntu,xp,ui,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