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京娘要以身相许,为什么赵匡胤坚决不接受?

《警世通言》里《赵太祖千里送京娘》非常有名,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年轻的时候,见义勇为,从一伙强盗那里救出一位素昧平生的美貌女子,并不辞千里护送她回乡的故事。

不过这篇小说与一般的“英雄救美”然后美女以身相许的套路不同,并没有发生许多人想象的浪漫香艳的爱情故事,而是强调了一种不欺暗室、施恩不望报的侠义精神。读过之后,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01正义之行不能作交换

赵匡胤一路护送赵京娘回乡,半路上京娘一面是感谢赵匡胤的大恩,另一面也是在共患难中倾慕赵匡胤的侠肝义胆,想要效仿红拂女与虬髯客的故事,将自己以身相许。而赵匡胤大笑回答道:

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容,况彼此同姓,难以为婚;兄妹相称,岂可及乱?俺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你岂可学纵欲败礼的吴孟子!休得狂言,惹人笑话。

他说的两条理由中,关键的就是出身相救,是出于恻隐之心,而不是贪图美丽之容。

美丽之容不是说说而已,京娘是真的漂亮:

眉扫春山,眸横秋水。含愁含恨,犹如西子捧心;欲泣欲啼,宛似杨妃剪发;琵琶声不响,是个未出塞的明妃;胡笳调若成,分明强和番的蔡女。天生一种风流态,便是丹青画不真。

所以他不是嫌貌丑而找托辞。

京娘又说,除了自己的身子,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恩情的。

一个美丽的女子,如此真诚的表白,恐怕“两相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也不会引发什么负面的评价。

但是赵匡胤却勃然大怒。他说:

“赵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一生正直,并无邪佞,你把我看作施恩望报的小辈,假公济私的奸人,是何道理!”

他为什么会发怒?

如果说前面的“笑”是他觉得自己被误解,那现在的“怒”就是觉得自己被侮辱。

他救京娘是出于恻隐之心,是一种见义勇为,是为了保护弱者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就算对象并不是像赵京娘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他照样会出手相救。他说他其实是出于一种责任感,正义感,而不是其他的功利之心。赵京娘以身相许,即使是她心甘情愿,也已经变成了施恩望报,赵匡胤的正义之举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变成了一种交换。

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做了好事,不求回报;一旦回报,并且回报得很重,那就不是做好事,而是做交易,做好事本身的价值就被抵消了。

用赵匡胤自己的话说就是:

为义气上千里步行相送。若就私情,与那两个响马何异?把从前一片真心化为假意,惹天下豪杰们笑话。

常人也许就不这样想了,遇到眼前这样的软玉温香抱满怀的机会,就把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给忘了。

但赵匡胤不是常人,他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我不认为他如他自己所说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而是他所求的并不是这个。他珍惜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原则。

到这里,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有许多见义勇为的人,做好事不留名,更不用说要回报了。因为这份正义感不可以补偿。当然,我觉得国家和社会需要给予奖励;因为这不是补偿、交换,而是对这种义行的鼓励和提倡。

02猜疑的杀伤力比强盗更大

赵匡胤把京娘安全地护送回到家,应该有个圆满的结局了,但是,京娘被强盗掳走的时候没有死,安全回家了,却自缢而死了。

这是何故?因为家人的猜疑。

我们知道,赵京娘被强盗掳走,然后赵匡胤千里护送京娘回乡的事情,本身就有很强的八卦性,是流言的大好原料。

但是流言还没有起来,京娘的那几个本来就很猜疑又恐惧流言的家人就先把京娘给害死了。

她的哥哥认为她被强盗掳走的事已经说不清楚,今日跟了这红脸汉子回来,这汉子必然与妹子有情,因为据他了解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并且妹子经了许多“风波”,以后又有谁人娶她?结论是索性招了赵匡胤做女婿,“两全其美,省得旁人议论”。

她父母也认为两人千里相随,京娘一定“把身子许过他了”。任京娘说“公子正直无私,与孩儿结为兄妹,如嫡亲相似,并无调戏之言”。他们只是不信。

他们正式向赵匡胤提出结亲之事,赵匡胤觉得又一次受到了侮辱,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于是京娘的父亲又回头教训儿子;京娘的嫂嫂却因为自己的丈夫为了小姑子的事情挨了父亲的教训,又来奚落京娘,说京娘不必为赵匡胤的负心薄倖而烦愁,家里会给她找个好婆家。

已经因为父兄的荒唐行为而哭倒在地的赵京娘于是没法活下去了。别人的风言风语也许还可承受,亲人的猜疑冤枉却叫人绝望。

于是,担惊受怕、千辛万苦回家的赵京娘,还没来得及享受家人的抚慰,就因为父母兄嫂的猜疑而死了。

她的清白没毁在强盗手里,倒毁在了父兄的口里;强盗的刀剑没杀了她,父母兄嫂的猜疑却杀了她。

我不想说,京娘的父母兄嫂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实在只不过是以常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已。

他们要考虑社会上的风言,要考虑京娘嫁不嫁得出去;他们考虑名声,说的是京娘,根本上却是考虑自己。

以言语杀人的,也真的往往是常人。

近日我就看到一位朋友写的文章,说一个学习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但从没考过年级第一名的学生,偶尔考了一次第一名,就引发了老师不断的猜疑。结果这名同学选择了自杀,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们固然说这位同学太脆弱,但是读了赵匡胤与赵京娘的故事,也许就会理解,那些来自身边人的猜疑,实在是太有杀人的力量了。


以上浅见,不知朋友你怎么看?欢迎关注、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京娘要以身相许,为什么赵匡胤坚决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