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Linux操作系统文件删除原理
如果误删除文件或者数据我们怎么办?
实验思路:
1 . 新加硬盘
2. 进行分区
3. 使用新的分区表,格式化并挂载:
4. 复制一些测试文件,然后把这些文件删除,然后演示恢复:
5. 安装extundelet 进行文件的恢复操作
删库是不可能删库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删库的,删根行吗?
满足你:
[root@zmgaosh ~]# rm -rf /
rm: 在"/" 进行递归操作十分危险
rm: 使用 --no-preserve-root 选项跳过安全模式
[root@zmgaosh ~]#
> 写在前面:
今天我们不删数据库,我们来聊聊误删除文件如何能不能恢复?
- [ ] 能
- [ ] 不能
你选哪个,答案是能,这事我们得先从原理讲起
### Linux操作系统文件删除原理
Linux文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文件名,inode,block
zmedu.txt -->inode --> block
文件名 存放文件元数据信息 真正存放数据
> 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
>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的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sector组成一个block。
>
>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
> 我们访问的任何数据,都是先找到inode,然后根据inode去找到相应硬盘的位置。如果没有inode号,就无从找到硬盘上的数据。
这个inode号在哪里呢?
```bash
[root@zmgaosh ~]# ls -i b.txt
262170 b.txt
从上个例子看一看到b.txt的inode号是262170
-在inode里面包含的元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我们还可以通过stat来查看inode的信息
[root@zmgaosh ~]# stat b.txt
文件:"b.txt"
大小:25 块:8 IO 块:4096 普通文件
设备:fd01h/64769d Inode:262170 硬链接:1
权限:(0644/-rw-r--r--) Uid:( 0/ root) Gid:( 0/ root)
最近访问:2020-06-19 20:55:39.327737431 +0800
最近更改:2020-06-19 20:55:34.924697772 +0800
最近改动:2020-06-19 20:55:34.926697790 +0800
创建时间:-
敲黑板: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绰号,操作系统通过inode号来识别文件,而非文件名。
作为用户我们打开一个文件,在系统内部的流程是这样的:
同样的Linux系统是通过link的数量来控制文件删除的,删除指的是文件名到inode的链接被删除了,但是文件在磁盘上的block数据块并未被删除。
所以我们想要恢复,只需要恢复对应的inode节点号就可以恢复数据,但前提是,数据没有被覆盖掉。
那么问题来了: 误删除文件之后,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root@gaosh63 /]# fdisk /dev/sdb #对sdb进行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创建一个新分区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创建一个主分区
Selected partition 1
Last cylinder, +cylinders or +size{K,M,G} (1428-2610, default 2610): +1G #指定分区大小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
[root@gaosh63 ~]#reboot
或
[root@gaosh63 ~]# partx -a /dev/sdb #获得新分区表
[root@gaosh63 /]# mkdir /tmp/sdb #创建挂载点
[root@gaosh63 ~]# mkfs.ext4 /dev/sb1 #格式化
[root@gaosh63 ~]# mount /dev/sdb1 /tmp/sdb/ #挂载
[root@gaosh63 ~]# cp /etc/passwd /tmp/sdb1/
[root@gaosh63 ~]# cp /etc/hosts /tmp/sdb/
[root@gaosh63 ~]# echo aaa > a.txt
[root@gaosh63 ~]# mkdir -p /tmp/sdb/a/b/c
[root@gaosh63 ~]# cp a.txt /tmp/sdb/a/
[root@gaosh63 ~]# cp a.txt /tmp/sdb/a/b/
[root@gaosh63 ~]# touch /tmp/sdb/a/b/text.txt #创建一个空文件,看空文件是否能够恢复
开始删除文件:
[root@gaosh63 ~]# cd /tmp/sdb/
[root@gaosh63 sdb]# ls
a hosts lost+found passwd
[root@gaosh63 sdb]# rm -rf a hosts passwd
误删除文件后我们要第一时间卸载分区或者以只读方式挂载:
[root@localhost ~]#cd /root
[root@localhost ~]# umount /tmp/sdb
[root@gaosh63 extundelete-0.2.4]# tar jxvf extundelete-0.2.4.tar.bz2
[root@gaosh63 ~]# cd extundelete-0.2.4
[root@gaosh63]# yum install e2fsprogs-devel
[root@gaosh63 extundelete-0.2.4]# ./configure #检查系统安装环境
[root@gaosh63 extundelete-0.2.4]# make -j 4 #编译
[root@gaosh63 extundelete-0.2.4]# make install #安装
方法1:通过inode结点恢复
方法2:通过文件名恢复
方法3:恢复某个目录,如目录a下的所有文件:
方法4:恢复所有的文件
[root@gaosh63 ~]# mkdir test #创建一个目录使用于存放恢复的数据
[root@gaosh63 ~]# cd test/
首先我们要通过inode结点找到被删除的文件名:
[root@gaosh63 test]# extundelete /dev/sdb1 --inode 2
. 2
lost+found 11
passwd 12 Deleted
hosts 13 Deleted
a 7313 Deleted
然后我们开始恢复:
[root@gaosh63 test]# extundelete /dev/sdb1 --restore-inode 12
NOTICE: Extended attributes are not restored.
Loading filesystem metadata ... 9 groups loaded.
Loading journal descriptors ... 63 descriptors loaded.
[root@gaosh63 test]# ls
RECOVERED_FILES
查看是否与源文件一样:
[root@gaosh63 test]# diff /etc/passwd RECOVERED_FILES/file.12 # 没有任何输出,说明 恢复成功,只是文件名不一样
[root@gaosh63 test]# extundelete /dev/sdb1 --restore-file passwd
[root@gaosh63 test]# diff /etc/passwd RECOVERED_FILES/passwd # 没有任何输出,说明一样,这次文件名也一样了
[
root@gaosh63 test]# extundelete /dev/sdb1 --restore-directory a
[root@localhost ~]# tree RECOVERED_FILES/
RECOVERED_FILES/
├── a
│ ├── a.txt
│ └── b
│ └── a.txt
├── file.12
└── hosts
下面是原来的目录结构:
├── a.txt
└── b
├── a.txt
├── c
└── kong.tx
由上图可见空文件是无法恢复的。
[root@gaosh63 test]# extundelete /dev/sdb1 --restore-all
当数据被误删(一般指的是物理文件损坏或者rm导致的误删)造成数据丢失,你会如何处理?
切记:任何补救措施都是事故,并不会显得有多高大上,高大上的运维应该是做好线上线下运维规范,确保不出现运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