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舟梅—封超组—第十五期—第五次作业

选自《语言的魔力》

A1:失败经历

去年1月份,我经营儿童之家,一方面招生面临瓶颈,一方面老师要求超出我能力范围和她工作能力的要求---涨工资),(并以辞职要挟,更让我无措的是她与她关系较好的家长,在家校群里散布消极思想,逼我涨工资…………),万般无赖之下,我向先生求助解决。当时,先生工作上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情,听完我讲之后,他使出浑身解数帮我读过了难关。最后,老师虽然还是离开,但现有生源并没有太大影响。

处理完这件事情后,先生很气愤且很失望的对我说,“以后这种事情,不要找我,自己想办法解决,同样的错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我当时一听就来火,反击说“你看你这态度,全部让我自己解决根本不可能。”(说实话,心里当时在滴血,想想创业以来,从0开始做起,自己的孩子也在里面,开业前9个月,我每天边经营、边母乳,边学习、边操作,体重一下瘦了20多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后勤、外联都得一个人来处理,真心被他的批评给击倒了,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好陌生、自己觉得好无助)。

反思自己:如果当时,在他的情绪之下,我能看到他对我的担忧和关心,或许自己也就不会以批评的方式予以回击,弄得双方心情都不好。我那样回答,是带有批评、指责在里面,明明人家帮了忙,我该感激才对。

A2:未来应用

我现在回到原单位上班,一般周末回家。周一至周五,白天孩子由公公婆婆带,晚上先生下班回来给他洗漱,陪伴上床。原来孩子都是自己吃饭,现在婆婆溺爱+省事,一个5岁的孩子,还要喂饭。明明爸爸都在动员小朋友自己动手,奶奶说“核桃、快吃”,小朋友懂得起,马上说“奶奶喂”。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喂上了。孩子还是吃一会儿,玩一会儿。我很想跟奶奶说,“不要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按照拆段中的建议

第一步,我的批评是什么

       妈妈, 你平时喂他吃饭,他的双手是空着的,没事做,所以老爱边吃边玩。

第二步,批评背后的准则或正面意图是什么,想通过批评实现或者保护什么?

       跟婆婆沟通以下内容:

孩子天生饿不着,饿了自然会吃,他已经会使用餐具;

9月份马上上幼儿园,学校孩子都是自己吃,他现在锻炼一下,到学校适应更快;

自己动手拿勺子、筷子,有助于小脑发育,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自己吃饭的孩子更聪明;

你在喂他的时候,自己空着肚子,对自己身体不好,我们会很担心。

第三步,需要问如何式问题

        你觉得我们如何做核桃才能在吃饭的时候自己动手呢?自己吃饭是否更能直观感受饥饱,即使我们不在身边也能很好照顾自己?

        这样的话,奶奶应该就能比较容易接受我的问话,也能理解认真自主进食对孩子的好处。

如果我能在与奶奶的对话中将立场从批评者变成顾问,应该能提升奶奶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婆媳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舟梅—封超组—第十五期—第五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