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

前言

言不由衷,难免遭人怀疑。

任何行事都会被视为别有用心,任凭你巧舌如簧,动机纯良,只要没有或缺失信任感,就不要说什么永久性的成功。

我们不可能打破法则,只能在违背法则的时候让自己头破血流。

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援的自然法则。我们无法让灯塔移动,只能指挥我们驾驶的船转向,如果硬要违背法则,那么必然损失严重。

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

  • 依赖期:你为核心(靠别人来实现愿望)
  • 独立期:我为核心(单枪匹马打天下)
  • 互赖期:我们为核心(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三个时期的成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互赖期 > 独立期 > 依赖期 ;生理上无法独立,需要别人帮助。情感上不能独立的人,其价值和安全感都来自他人看法,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便会极度沮丧。智力上无法独立的人,需别人帮忙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伊索寓言——鹅生金蛋的故事。

这则故事蕴含了一个自然法则,效能的基本定义。

  • 产出越多,效能越高,这不一定是对的。
  • 重鹅轻蛋,自己可能都会被饿死,更别说鹅了。
  • 重蛋轻鹅,可能连产金蛋的鹅(鹅代表了资产)也保不住。
简单描述下 鹅生金蛋 故事:
有个贫穷的农夫养了一只鹅,他本来只盼望每天早上收个鹅蛋,吃个早餐就行,
但有一天早上他发现这鹅居然下了金蛋,每天早上都会有一枚金蛋,他突然就
变得很富有。 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农夫就嫌弃鹅不争气,每天只能生一枚蛋,
想着怎么样能够在鹅肚子里面找到更多的金蛋,就把鹅给杀了,从此之后他再
也没有见过金蛋。
  • 通过故事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效能在于产出和产能之间的平衡,既不能重鹅轻蛋,也不能重蛋轻鹅。

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的交叉点。

  • 知识是做什么和为何做。
  • 技巧是如何做。
  • 意愿是动力——想做。

三者的集合才会形成一个习惯。如图所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习惯一:积极主动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人类的四种天赋

  • 自我意识: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刺激与回应之间自由选择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 想象力: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

  • 良知: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

  • 独立意识: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积极主动

不仅指行事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责任感

责任感

选择回应的能力。

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能磨炼意志,开发潜能,提升自如应对困境的能力,甚至还可能感召他人,争取同样的自由。

弗兰克尔指出:人生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

  • 经验价值观:来自自身经历。
  • 创造价值观:源自个人独创。
  • 态度价值观:面临绝症等困境时的回应。

关注圈与影响圈

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像圈不断扩大。即:积极的能量扩大了影响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2张图片

  • 消极被动的人:消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的把自己当做受害者,并为自己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的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忽略,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3张图片

如何积极主动的处理问题?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明确面对问题的分类。好在问题的分类大多数情况可总结为三类:

  •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
    问题与自身行为有关,培养正确的习惯来解决,在影响圈范围内。

  •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
    问题与他人行为有关,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
    施加影响 VS 消极对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4张图片

  • 无法控制的问题:
    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现实环境。
    以好的心态的去接受,如:微笑、真诚、平和,来接受现实。纵有再多不满,也要学着泰然处之。

硬币的另一面——应对错误的选择

原则制约我们的行为,

  1. 顺之则产生积极效果;
  2. 逆之则导致消极后果。

我们在享有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应是马上承认,改正并从从中吸取教训。就仿佛被毒蛇咬后,一心忙着抓蛇只会让毒性发作更快,倒不如尽快设法排除毒液。

名人名言

这里引荐一下塞缪尔·约翰逊(英国辞典编纂家兼作家)的话:

“ 满意源自内心,那些对人性一无所知的人总是妄图通过改变外在而不是内在性情来追求幸福,结果必是徒劳无功,而本来想摆脱的痛苦却会与日俱增 ”。

习惯二:以终为始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宝贵的东西。因此,我们务必固收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原则基础: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 第一次:头脑中构思(智力创造)
  • 第二次:付诸实践(体力创造)

宁可事前追求尽善尽美,也不要亡羊补牢。
这就需要我们时刻牢记习惯二:以终为始。

领导与管理

  • 管理
    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 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 ”。

  • 领导
    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 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 ”。

总结就是:
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且领导必须优于管理。

这里引荐一个故事:
一个公司领导层商议后决策,去丛林A中清除矮灌木,会议后就安排负责人落实。而负
责人收到任务后,立即安排工人开始动手干活。负责人也很耐心细心的拆分任务,大家
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自的任务,每一个人都干得火热。这个时候领导层中的其中一个人
忽然觉得不对劲,于是就进入了丛林A并且爬上了那里最高的树,大声呼唤:“不是这
块丛林,这里不是我们的目标”。而忙碌的工人和负责人会怎么回答呢?“ 别嚷了,
我们正干的起劲呢 ”。

这个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两者的区别,一群工人和负责人其实就是生产者和管理者,他们埋头猛干,却意识不到他们要砍得不是这片丛林。与路线图相比,我们更迫切的需要一个愿景和目的地以及指路的罗盘(一套原则或指导方针)。如果领导决策错了,就如同南辕北辙一样,只会让我们距离目标越来越远。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改写人生剧本

自我意识:是积极处事的基础。
想象力良知,使我们能在生活中发扬积极净胜,施行自我领导。
想象力:模拟演练那些尚未释放的潜能。
良知:使我们遵循自然法则或原则,发挥自己的独特才智,确定自己的指导方针,以便付诸实践。

一切思想观念的根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5张图片

撰写使命宣言并付诸实践

要把心圈放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沉溺于寻找生命的抽象意义,就等于放弃自己的责任,听任环境或他人来主宰自己的命运。

例如我自己的宣言:

1.找出自己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并且要付诸实践。
2.聚焦要务,排除次要事务牵绊,勇于说不。
3.定期维护人际关系,不局限在自己的狭小圈子内。
4.不透支身体,不透支金钱,不以享乐生活为主。
5.绝不做触碰法律的事,在工作中也要勇敢say no!
6.建立情感账户,注意小节,避免忽视礼貌,不经意的失言,导致小号情感账户的存款。
7.足够成熟,乐于聆听,善于沟通并勇敢面对。
8.借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话激励自己:
	对关键事务——团结
	对重大事务——求变
	对所有事务——宽大
9.维护不在场的人,建立长期信任。

习惯三:要事第一

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把握重点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授权——高效能的秘诀

  • 指令授权 ❎
    关注重点在方法,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

  • 责任型授权 ✅
    关注的重点为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

责任型授权需在五个方面达成坦诚且清晰的共识,并作出承诺,具体详见PAGE 194

  • 预期成果
    明确结果及具体的日程安排。

  • 指导方针
    确定评估标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事先告知可能出现的难题,避免无谓摸索。

  • 可用资源
    人力资源,金钱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等。

  •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定期报告,评估成果。

  • 明确奖惩
    制定奖惩制度。

习惯四:双赢思维

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物 多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真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所失。



人际交往的六大模式

  • 利人利己(双赢)
    人人都有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所失。

  • 损人利己(赢/输)
    这个模式是合作的最大障碍。强调竞争和比较,如同零和游戏一样(零和游戏又被称为游戏理论或零和博弈,源于博弈论(game theory)。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必须分出胜负,唯有击败对方才能成就自己。

  • 舍己为人(输/赢)
    和事佬。这种人没有标准,没有需求,没有期望,有没有将来,老好人的典范。
    力量源自别人的认同和接受,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信念,总是服从与别人的意志。

  • 两败俱伤(输/输)
    例如:两个损人利己的人在一起,最后一定会两败俱伤。

  • 独善其身(赢)
    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无损,别人的留给他们自己保护。

  • 好聚好散(无交易)

哪一种最好?

依情况而定,假设家人生病,那你自然无暇顾及其他,只能选择利己。好在现实,大多数情况都是互相依赖,那么就给我们选择双赢的机会,而且也要优先选择双赢模式。如果不能双赢,那么就好聚好散,放弃交易(不能利益共享,那么就商定放弃交易,道不同不相为谋)。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6张图片

  • 双赢品德

    • 诚信:与内心价值观一致。
    • 成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即: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平衡能力。
    • 知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 双赢关系

    • 建立情感账户,并使其正增长。
    • 如果没有双赢品德和双赢关系作为后盾,书面协议形同虚设。
    • 只有真诚的感情投资,才能有助于实现双赢。
  • 双赢协议:明确五要素

    1. 预期结果:目标和时限。
    2. 指导方针: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3. 可用资源:人力、财力、技术或组织资源。
    4.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5. 奖惩制度

双赢协议则让人们根据自己事先参与制定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估(自己制定标准,自己为自己打分)。
真正的双赢协议是双赢模式、双赢品德和双赢关系的产物。它以相互依赖的人际交往为对象,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

  • 双赢体系
    双赢必须有相应的体系支撑,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等。而且所有的体系都要建立在双赢原则的基础上。
    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源于体系,而不是人

  • 双赢过程:分四个步骤

    1. 从对方角度看问题。
    2. 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3. 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后果。
    4. 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所有可能途径。

习惯五:知彼解己

移情沟通的原则

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移情聆听:“ 知彼 ”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
聆听不是为了做出回应,而是想要理解对方。



人际沟通占比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7张图片

四种自传式回应:在别人讲话时总会联想自己的经历

  • 价值判断:令人不能畅所欲言
    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和不接受。

  • 追根究底
    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 好为人师
    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父母或者高身份的人会比较多。

  • 自以为是
    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表达也要讲技巧

成熟:勇气和关心之间的平衡。勇气 → 让自己被人了解。
表达时请记住这个顺序:品德 → 感情 → 理性。任凭再理性的话,没有信任为基础,没有理解他人的情感,都无法让人聆听。

  • 品德
    个人的可信度,是人们对你的信任,是你的情感账户。

  • 感情
    移情能力,是感性的,说明你能通过交流迅速理解他人情感。

  • 理性
    逻辑能力,即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

这里需要左右脑切换去表达你的想法,因为分工且擅长领域的不同,需要我们时刻切换左右脑。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8张图片

习惯六:统合综效

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的不同的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统合综效的精髓: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这里引荐 阿尔伯特·E·N·格雷 的话:统合综效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建立有事并弥补弱点。

习惯七:不断更新

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从四个层面磨练自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笔记_第9张图片


总结

这本书也看了差不多一个月,值得反复看,书中有太多知识,这里只是记录了其中我所消化的部分,以上涉及的图大部分均为自己所画。本人励志于分享读书,欢迎大家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学习,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