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0职业危机:让自己无可替代

现在很多企业打招聘广告,都会写年龄要求,35岁以下是最常见的,就连我前段时间收到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HRD的职位需求,企业的要求是35岁以下,30以内尤佳。

如果我不做猎头,我还会好奇,企业都不招35岁以上的人了,那些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里找工作啊?诚然身边熟悉的年龄较大、职业稳定的朋友基本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体制内的工作。

再观望下外企,目前形势相当严峻。很多外企因为业务线调整或人力成本高等原因纷纷撤销或合并了一些在华机构,这导致10-20年前,大家纷纷以进外企为荣的金饭碗也没有了保障。

现在做了猎头,对人力市场现状也清楚了很多,目前35-50这类人的求职需求旺盛,基本占据我们每天收到简历的60%以上。经常听到小伙伴在抱怨:人选什么都好,就是年龄大了些。一问年龄,也才40岁上下。

并不是我在制造恐慌,很多人在刚入职场时希望40岁之前甚至更早能达到财务自由。但到了40岁,财富积累远远没达到自由阶段,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父母养老、个人未来养老......一大堆用钱的地方,仍然需要一份职业来维持生计。

当然我这篇文章对某一部分人并不适用:体制内人员、企业家、自由职业、未来没有失业风险的职场人士和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人群。除此之外,在企业工作的35-50们,惟有做到无可替代,中年职业危机才不会发生。

怎么个无可替代法?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企业用你比用其他人更划算。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机构,而不是慈善机构。企业雇佣你,是因为你给他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使用你的成本。

这么来看,年龄并不是求职的“拦路虎”,反而是一种优势:因为年龄越大,你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越多,你能为企业创造的财富也越高。

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大多数人的成长只发生在刚入职场的前3年,后期是把一个经验重复用了10-20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当然愿意去培养小白或者使用工作经验在3年左右的人来取代你了。

超过35岁,还在从事基层岗位的人,被年轻人或AI取代是分分钟的事。但为什么有些已经是总监层次的人士,在职场也会遇到中年求职危机呢?那是因为他并不站在整个人力市场上去看问题。像人力资源、财务、市场等职能岗,学历高、有大公司背景、年轻有为的总监大有人在,一个年龄40+的总监在人力市场上并不占优。

那么对于35-50人士,究竟怎么才能让自己无可替代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段时间,以下内容不是最完美的答案,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从事价值链中能创造最高价值环节的岗位

从你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出发,找在企业中属于核心岗的工作。就比如我做人力资源工作吧,在一般企业里,HR属于行政、辅助职能,HR创造的价值不如研发、销售。但在猎头公司,猎头就是企业的核心岗,企业利润由猎头创造。同等条件下,我选择做一个猎头。

在一些大企业工作的小伙伴尤其要小心,不要在一个支持、服务型岗位上超过3年,如果不能从事研发,尽量向业务、商务岗方向转,靠着企业平台接触和积累大量外部资源和人脉,无论以后在不在这家企业,都能为你所用。

二、选择朝阳型充分竞争行业

有强大生命力、市场前景广阔、技术突破带动发展的行业都是朝阳行业,范围还是相当广的。

为什么不是垄断行业?一是因为国内的垄断行业大多是政策原因,而非技术垄断。在垄断行业久了,学不到太多东西。二是在垄断行业,个人离职后再次择业的选择面太窄,签了竞业协议就不能去竞争对手公司。

三、时刻关注个人在企业内部的成长

3年是重要的时间点,在职能岗位某一层级上工作不超过3年。因为3年时间里,你基本上可以掌握这一岗位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段时间里,工作热情也是最高的,可以给企业创造最高价值。

超过3年,你的成长增长缓慢甚至走平,人力成本却在每年增加。等到企业遇到危机时需人员调整或者裁员时,你在名单中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四、不断提高个人影响力水平

35-50岁人士,不能再埋头专注和沉浸工作中,要时常抬头看看外面的天,尤其要重视个人职场影响力水平,这是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性的一种途径。

就像罗振宇在《奇葩说》上所说的,“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怎么构成的?两个能力,一是写作,二是演讲,这都是让你出一份力,然后能够大规模地复制你影响力的方法。”

以上是个人对35-50职业危机的一些个人见解,欢迎大家指正或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35-50职业危机:让自己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