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这样的大地中央,才感觉到地球真的是圆的

RunicEcho

      《冬牧场》这本书其实是从18年开始看的,昨夜把剩下的篇章全读完了。

       书本讲述了作者参与邻居放牧的三个月生活,这三个月是放牧者最艰难的三个月,冬天的气温低至零下四五十度,他们取暖基本是靠羊粪维持。在低温下,羊粪会自动结成块,将其垒在沙漠中的地窝子里,免去沙土飞扬。羊粪还可作燃料取暖,只是燃料消耗快,需人工时常添加。(地窝子是大地上挖出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沙漠地带嘛,坑壁四周不垒上羊粪块的话,容易塌方)

RunicEcho

       冬牧场的日子很艰辛,但又像似另一番天地。水在沙漠里是极其珍贵的。不下雪的日子里他们需要跑出去几公里去背雪,雪里可以掺和着羊粪、沙子甚至是马粪,但即使如此,他们依旧烧开了要喝下去的。

       有时候,病了的羊羔们和初生的牛犊都会放进地窝子与大家一起生活,猫儿、羊儿偷喝的奶依旧会不嫌弃的一起喝。有时候它们还会跑到大家的被窝里折腾一番,甚是有趣。

       如今,国家实行退牧还林,放牧人四海为家的生活即将被稳定所替代,春夏秋冬牧场终将被遗弃,所有的地窝子仿佛会成为一种历史遗物,被纳入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份子。

RunicEcho

       我是十分羡慕作者能有这三个月的生活经历的,虽苦不堪言,却是融入到自身的一种体验与经历。每每想起他们冻得双脚麻木,脸像被抽了十几个巴掌的时候,都仿佛在听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衣服裹了一层又一层,甚至动都动不了,还是倍觉寒冷。最心疼的还是那狗儿、骆驼们,零下四五十度的天气下还得露宿睡觉,怕是蜷成了团。

      冬牧场期间,他们常常洗不了头发也洗不了澡,因水太珍贵,常常身体痒着痒着也就不痒了。洗一回头,仿佛头都轻了好几两,一小盆水,也顾不上洗不洗的干净,洗完之后头发还是油滴滴的,就是这样都是可以开心好些日子的。每天啃着干馍泡水,应是很苦的。

      放牧的生活从来都是听说,也不曾想四处飘荡会是怎样的生活。文章里的嫂子时常让我想起撒哈拉时的三毛,即使沙尘飞扬,还是坚持把“家”打扮的体体面面的,这是对生活的态度吧,是一种仪式感。敬畏!

RunicEcho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段话,想不起是哪位女作家讲的,原话也记不清了,大体意思是:如若你不时常阅读,你的三观大体是由你的亲朋好友决定的,你每日与他们相处,他们的价值与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如果你尝试去阅读,你会发现你在与世界各地的很多人交流,你会了解更多更广、甚至是不同阶层的人的思想观念,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昨晚,读完《冬牧场》,更是有同感,深切感到了放牧者的艰辛:沙漠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态度......

RunicEcho

       以下是《冬牧场》部分摘录:

       此行加玛还奢侈地带着几包袋装的方便面!可碗太小,没法泡面。于是她撕开包装袋的一端,直接把热水冲进塑料袋里。大家各自捏紧自己那包面的袋口,期盼着。天气这么冷,很快热水就凉透了,面块仍干干硬硬,面汤上浮着硬硬的油块。但大家还是“呼啦呼啦”,吃得高高兴兴。

       放下茶碗,起身告辞的人,门一打开,投入寒冷与广阔;门一合上,就传来了他的歌声。就连我,每当走出地窝子不到三步远,也总忍不住放声唱歌呢!大约因为,进入荒野,当你微弱的只剩呼吸时,感到什么也无法填满眼前的空旷与阔大时,就只好唱起歌来,只好用歌声去放大自己的气息,用歌声去占据广阔的安静。

RunicEcho

       我喜欢的哈萨克作家叶尔克西姐姐说:“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

       人之所以能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走在这样的大地中央,才感觉到地球真的是圆的——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大地真的在往四面八方微微下沉,我们的骆驼正缓缓移动在这球面的最高点。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在这样的大地中央,才感觉到地球真的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