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萌:为什么我们要说 a university 而不说 an university

原创: Haras

奇妙人类史出品 公众号: pwnhistory 


前段时间跟小朋友说起一个有点反差萌的规律。说它有点反差萌,因为它乍看起来似乎莫名其妙,但细想下来却又顺理成章。今天在路上把这个规律重新梳理了一遍。


关于不定冠词a和an,你或许听过这样一个说法: 元音开头的单词前,不定冠词要用an,辅音开头的单词前,不定冠词要用 a。


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么做不会有问题。但这个说法对元音的定义有点模糊。这个模糊之处直接导致了一个疑问: university 的第一个字母 u 是元音字母,为什么我们却要说 a university 而不说 an university呢?


在说答案前,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两组字母:

第一组: a, e, f, h, i, l, m, n, o, r, s, x

第二组: b, c, d, g, j, k, p, q, t, u, v, w, y, z


你能发现这两组字母分类的规律吗?


如果我们把这些字母逐一读出来,或许答案就变得明显了:第一组是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字母。第二组是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字母。


字母跟音素有什么不同呢?


字母是英语形态最小的单位。音素是英语语音最小的单位。音素粗略可分为单元音音素,双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音素隐含在每个单词,甚至每个字母里。


有的字母只包含一个音素,比如字母e (读/i:/,这是一个单元音音素) ,字母i (读/ai/,这是一个双元音音素)。有的字母虽然读起来只有一个音节,比如b,但包含了两个音素(辅音音素/b/和单元音音素/i:/)。有的字母包含了很多音素,比如字母w (w里包含的音素,还真够让人数上一阵子的,你可以数出有多少个吗?)


英语国际音标,即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用的是记录音素的符号,把英语语音的48个音素逐一对应地表达出来。


现在流行的自然拼读,用的是字母或字母组合来表达音素。虽然有的字母或字母组合能表达的音素不止一个。有的音素也能通过不止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来表达,但这种方法把英语的发音和形态结合在了一起,为读写提供了便利。


说回前面的两组字母,我们可以发现,不少辅音字母以元音音素开头。如果要在这些字母前面使用不定冠词,我们要用an。比如 an “f”, an “h”, an “l”。


而元音字母u,以辅音音素/j/开头。如果要在这个字母前面使用不定冠词,我们要用a。比如 a “u”。


不少以元音字母u开头的单词,也以辅音音素/j/开头,如果要在这些单词前面使用不定冠词,我们一样要用a。比如: a university, a universe, a unicorn, a useful tactic, a usual way of doing things。


同样道理,以元音字母o开头的one,它的第一个音素是辅音音素/w/。以元音字母e开头的European,它的第一个音素是辅音音素/j/。像这一类的词,如果我们要在它们前面使用不定冠词,要用a。比如: a one eyed monster (这怪物其实有个名字叫Cyclops) , a European country (但使用缩写的时候,会说成 an EU country,你能猜到其中的原因吗?)


不过,以u开头的单词第一个音素并不总是辅音。如umbrella,unusual, unhealthy都以元音音素开头。因此我们说an umbrella, an unusual meal, an unhealthy obsession。


而一些以辅音字母h开头的词,往往因为h不发音,变成了以元音音素开头,比如hour, heir, honest, honourable,因此我们说an hour, an heir, an honest liar,an honorable man。


因此,关于不定冠词a和an的用法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 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不定冠词用 an,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不定冠词用 a。


那么,问题又来了。在所有情况下都使用不定冠词a不是更省事儿吗?为什么要分a和an这么复杂?


这个规律背后其实有一个情理之中的解释。这个解释不仅能帮助我们明白a和an的用法,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其它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发音规律。


首先,我们来看元音音素的定义: 元音音素是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发出的音。也就是说,发元音时我们会往外送气。


a做不定冠词时,是一个元音,也就是一个送气的音。如果后面再跟一个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我们就会连续往外送气,这不是一种自然舒适的发音状态。


而且元音音素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a如果后面是发音相同或相似的音,它们有可能会连在一起,糊成一团,降低彼此的辨识度,影响对意思的表达。


如果强行规避这两种情况,比如,在两个元音音素之间插入一个停顿,又会影响表达的连贯和流畅。


如果把a变成以辅音音素结尾的an,代替a放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字母或单词前面就好多了。这不但有效避免了不自然的送气和语音粘连的问题,也保障了流畅的可能。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不定冠词a, an的使用,与其说是语法规则,倒不如说是一个为了方便发音而形成的规则。


这个规则的理念其实还可以用来解释sk, st, sp 的发音问题。首先我们来看s, k, t, p这四个音。它们都是清辅音。跟浊辅音的不同之处在于,清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 浊辅音不送气,声带振动。


像sk, st, sp这样两个送气的清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如果这样的组合后面再跟一个元音音素,意味我们要连发三个送气音,与上文提到的连发两个元音的情况类似,这不是一种自然舒适的发音状态。但如果我们强行规避,在它们之间插入停顿,势必会影响表达的连贯和流畅。


因此,以后面接元音的sp为例,为了避免连发不自然的送气音,我们把sp中送气的p按不送气的b的嘴形发出来,以致sp听起来像sb。这是一种相对自然的换气方式,比如speak, spa, space, sport, spicy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为p的”浊化”,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除了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外,清辅音和浊辅音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前者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发音部位靠前。后者发音时声带振动,发音部位靠后。我们尝试分别发p和b这两个音,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它们发音部位的不同。


我们把sp中送气的p按不送气的b的嘴形发出,只是为了换气,并不需要像发浊辅音b那样振动声带,用口腔后部去发音。也就是说,即使sp听起来像sb,但这个音的发音部位像p一样靠前,声带也不振动,并没有产生所谓的”浊化”


sk和st后接元音时的发音变化也是同样的原理。


sk后接元音时,送气的k会按不送气的g的嘴形发出来,但发音部位像k一样靠前,声带不振动。如: sky, skill, skirt, skip, skate等。


st后接元音时,送气的t会按不送气的d的嘴形发出来,但发音部位像t一样靠前,声带不振动。如: stand, star, student, stay, stop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sp, sk和st在单词词尾时,由于不需要为再发一个送气的元音做准备,我们也就不需要改变p, k和t的送气方式,因此p, k, t的发音是不变的,比如:

crisp, gasp, grasp, lisp, clasp

ask, desk, mask, task, risk

best, fast, just, last, trust


而当sp, sk, st相连,但分别属于不同音节时,我们可以用音节之间的自然停顿来解决换气问题,因此也不需要改变p, k, t的发音。比如: display, interesting等。


以上。

原创: Haras

奇妙人类史出品 公众号: pwnhistory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差萌:为什么我们要说 a university 而不说 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