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知桐
若将漫漫人生路比作四季旅途,你或许会将朝气蓬勃的青春比作繁花似锦的春天,而将步入黄昏的垂暮比作万物凋零的冬天。而我,更愿意选择秋天作为最美的季节,只因它的沉淀。
有时你会发现,沉淀下来,安安静静不浮躁的你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气质。比起那些总嚷嚷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却只动嘴皮子的,不妨先做出点成绩,再强调你的感受。
二十世纪那宛若惊鸿一瞥的才女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对于爱玲而言,大多好的作品皆成书于25岁之前,那确是一段青春如歌的岁月.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秉承这一观念催生了横跨大江南北的快餐文化.争相风行的选秀掀起全民狂潮,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希望借助这一途径迅速走红,成为舞台中,红地毯上,闪光灯下的耀眼明星.
事与愿违的是,他们中能经得起时间细细考验的却少之又少.没有长久的积淀,太过年轻的他们过于浮躁,就若昙花一般,炫目一瞬间,却无法闪耀一辈子.
许多人只记得“出名要趁早”表面的风光欣喜,却少有人真正读懂其中的哀婉辛酸.细读张爱玲的作品,沧桑凄婉的文风,凝炼深刻的笔锋,穿透世事的讲述,你会发现张爱玲掩埋在扑面而来的名誉之下的落寞叹息。
张爱玲出身世家,见证了大家族渐趋衰败,在世事沉浮中寻寻觅觅辗转沉沦,于黑暗之中点一盏孤灯,蹒跚走过。
那是寻常人所无法领会的风光下的无奈,特殊的家庭坏境生发出长期抑郁的心境,使得她的心理年龄远超真实过往,不同寻常的经历酿出的青春岂是常人能比?凄凄惨惨戚戚的作品是用一颗千疮百孔疲惫不堪的心镌刻出来的。
美好的事物需要时光来沉淀。就像许多选择不在春天绽放的花儿,只有在它自己的春天蓄积了足够的养料,才能在绽放的那一刹那惊叹四座,灿烂夺目。
提起《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的名字自然地浮现在每个人的眼前。这两部作品问世时,接连不断的宴会访问使托尔斯泰苦恼不已。
深思熟虑后,他交代佣人除了不要忘记给自己送饭,就当他死了,死在那间卧室里。
自此托尔斯泰专注于写作,客人来访,管家便装出一脸无法掩饰的悲痛,说道:“先生死了,死在一个谁也不知晓的地方。”
愈来愈多的人失望而归,渐渐地,上流社会流传着托尔斯泰神秘的死讯,来访者绝迹了,一切都静了。
时间仿佛是捏在掌心里的水,沉淀下美好安然,滤去浮躁不安。没人能逃过时间的洗涤,可有些事却始终如初。
十年后,1899年,世界文学领域的史诗级作品《复活》脱稿来袭,随之而来的还有托尔斯泰的“复活”,耐得住寂寞的托尔斯泰,以其皇皇巨著长久占据着人类的精神领空。
托尔斯泰的“死去”、“复活”诠释了若想有所成,必须先学会给自己冷板凳。选择在自己看似最辉煌的春天隐退,沉淀到秋天静候新一轮绽放。
花开不只在春天,守住心灵一方净土,在繁华人世拒绝喧嚣。观嘉陵梦绕渔火晚舟,品一壶老酒涛声依旧。迟开的花朵终将驻扎在每一个人的心灵,迸发沉淀的力量,那远方,属于我们的绚丽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