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互联网行业内卷

最近一直在想着跳槽换工作,也一直没有合适的offer,技术官的面试问题越来越奇怪和变态包括笔试题目,也不是单一的和自身工作性质相关,老板和领导都是希望你能做成一个T型复合型人才,在专业方面专精,在其他方面能熟悉,不由得感慨到互联网这个的行业内卷的严重。

是最近才开始内卷的吗?

就国内互联网行业一直都是内卷!从一开始的互联网行业诞生之初。

一、诞生时间

    国内的诞生相比于国外而言,才是个青壮年。从94年开始算接入互联网,种花家这个大家庭才算是正式加入互联网的浪潮,到目前2022年,也就28年的时间,连而立之年都未有。

    而在这28年期间,约经历了三次大浪潮发展,在众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就是咱常说的可爱的码农程序员)努力下,目前国内的前几名的互联网大厂在国际市场和技术实力上都是排得上。例如ATM(阿里腾讯美团),相比于之前的BAT(百度阿里腾讯),美团再一次一跃而上。在技术和市值上,美团都大大甩远了百度。

    而美国却是从1969年开始有了互联网诞生的土壤,并且背景在于军事背景和名校实力的联合。Internet因特网一开始则是美军在ARPA(美军国防部研究计划署)指定的协定下,首先作于军事应用;后期在西南部名校的几个计算机连接起来,拉开了互联网的时代的序幕。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而我们的计算机元年的开始,正是规定在1970年1月1日。

 二、薪资

    互联网的薪资一直被网传是高薪行业,因而在越来越被大众熟知的情况下,也越来越的人涌进这个行业。但这个行业一直有个现象:高端稀缺,中端平衡,低端饱和。

    新员工的薪资倒挂老员工、人力压榨的人员外包型公司的存在、速成培训班、通过简历学历造假以获得高薪offer....这些现象越来越充斥着行业的氛围,导致行业内外普通底层开始的卷。

三、35的焦虑

    互联网整个行业都在贩卖这个35岁的焦虑,包括员工本身和公司对外的一些言论,好像大家一到35岁,大家做这个行业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裁员和转岗的风险。

    实际焦虑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其实源于自身的不自信,对以后未来包括职业规划的不确定,以及中年油腻的职场人情事故的不安全感所导致。就员工本身而言,确实,35岁了,不能再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那样,有足够的精力去加班熬夜,身体素质方面也不一定有年轻人那边。但有没有想过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就工龄而言,35岁的员工应该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并且技术也是在愈发纯熟的阶段,这个员工的阶段的技术能力对于公司而言,本质上却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批,但现在大环境的对待却是恰恰相反。优先裁掉或者优化的,却是这一批人。

    大环境的不容忍,导致30+的员工更加互相内卷,房贷车贷包括家庭的压力,使得他们不能够轻易的去辞退工作,而使得他们在这个行业却要做的更多,从而使得内部范围的焦虑贩卖。



在知乎看到一个热评:对于可能面对的失业焦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考虑的是,要增强自身的能力,让自己的可替代性降低,这样才能让自己被裁的可能性小,或者有被裁之后重新工作的能力。

在这个普遍存在又无法回避的危机潮流中,你我皆是潮流中的一个水滴,只能随潮来随潮去,似乎一切只是回到了原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互联网行业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