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的坏情绪比别人多,好像身边的人都欠他几两黑豆钱似的。
说到情绪,有些人并不十分了解其意义。情绪有很多定义,我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是这个:“情绪来自个体对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Lazarus,1984)。
也就是说,情绪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他人或事件的评价。而评价往往又基于过往经验和个人内在需要,而后者影响更为深刻。
可以说:情绪是个人内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现。
我们借助一个学员的案例来说明。
学员在衣服店上班,某日,正在熨烫衣服的时候,店里的一个小姑娘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他眼前抓。学员觉得反感,毫不客气地说了一句“你有病吧”,这话一出,对方也生气了,回复到“就你没病,我们都有病!”
一个动作引发一场冲突,虽然学员希望我告诉他该如何表达厌恶,我想说的重点是:学员的厌恶从何而来。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是由一系列内在因素造成的,他提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无意识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发展。
我们日常所能意识到的就是“她的行为让我反感”。却很少仔细思考自己的反感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导致最终行为的。连我的学员都认为他就是反感那种行为。在引导下,他才思考自己为何反感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在他眼中是什么含义,带来了他的厌恶之情。
学员认为:用手在别人眼前抓是很不尊重人的行为,那么,她在我眼前抓就是不尊重我,所以我很厌恶她。
朋友们,你们怎么评价女孩的行为?你们也感受到了不尊重?还是感受到对方有意走近自己的友好?可能我们每个人对这件事的感受并不一样。
问题出在哪里?恰恰出在:“事实”和“结论”之间,经过了学员的“内在观念”的加工。
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看看。
事实:女孩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他眼前抓
学员的内在观念:双手在别人眼前抓是对人的不尊重
结论:女孩不尊重我
个人内在需要:被尊重的
情绪:厌恶
所以学员恼怒的不是“女孩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他眼前抓”的事实,而是“她不尊重我”的结论,更深一层是“被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同样为这样的事实,换作另外一个人B:
事实:女孩双手做女鬼状的弯曲,在B眼前抓
B的内在观念:这是一个可爱的举动,说明她在装可爱逗我玩,看来她想和我拉近关系
结论:她喜欢我
个人内在需要:被爱的
情绪:愉悦
面对同样的事实,大家的结论和感受极其不同,因为我们对事实的解释不同。对事实的解释来源于我们内心已有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一方面来自于经验,一方面又受制于我们的内在需要,比如,我是被爱的,我是被尊重的。
我们越是害怕失去什么(或者恐惧得不到什么),越是会竭尽全力在现实中寻求或者证实。
B把事实解读为“她喜欢我”从而愉悦,也许正因为B曾经体验过这种感觉,或者B更接纳自己,认为自己是值得被喜欢的,所以B更容易从他人的行为看到喜欢。
学员把事实解读为“她不尊重我”从而厌恶,也许因为学员曾经被类似的行为伤害过,或者学员的内心缺乏对自己的接纳,自尊偏低,所以学员容易从他人的行为看到不尊重。
我们在用内心深处已存在的观念来面对现实的状况,这个过程就会形成僵化思维。越是安全感低、自我价值低的人,越是容易忽视现实而活在以往的观念中。所以,有些人在面对事实的时候,不会认真感受对方此刻的表情、肢体动作、情绪,而是基于自己的固有观念或自我认知来解释。
就如同那些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很容易投射为他人并不需要自己,自己没用。如此便造成他遇到事情更容易做出这样的解释。
这些解释其实是他们内心的投射,却最终对他人产生了负面情绪。
一个喜欢自己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喜欢自己;一个看不起自己的人,总是觉得别人的脑门上写着大大的“看不起”;一个认为自己不值得爱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和爱都是虚假的、暂时的或者是被蒙蔽的,时刻担心对方一旦认识到真实的自己就会不爱自己。这也是为什么爱情中,越是低安全感、低自尊的人,越是容易受伤,因为Ta在一遍遍地查缺补漏,以便百分百确保“对方是爱我的”,而查缺补漏的过程恰恰是在寻找对方不爱自己的表现,结果证实了自己已有的深层观念“我是不值得被爱的”。进一步证实,我命该如此,我不值得被爱,我总是受伤的那个人。这种情况下,会有好感受和好情绪吗?
由此可见,多数坏情绪,表面看来,是因为他人的行为引发的,实质上,是因为自己未曾满足的内在需要造就的。
客观地说,每一件事都有其具体情境,我们可以从当事人具体的表现来理解每一件事的意义。比如女孩怒气冲冲地在自己脸前抓,是一回事;女孩挑逗地抓,又是一回事;女孩微笑地抓,又是另一回事。同一件事,不经思考快速评价,造成每个人不同的本能反应,就是一种无意识。
一个对自己不满的人更容易对他人愤怒,一个接纳自己的人更容易对他人宽容,反之,依然。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认知与外在对他人的态度常常是一致的。
深层自我隐藏在无意识中,如果我们不去发现它、体察它、纠正它,它就会像一个看不见的开关,随时开启我们的情绪化反应,随时让自己感受到他人的不友善,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伤害。我们往往是先感受到不好,然后才情绪化,而不好的感受又来源于我们对事实的认知过程。那些倾向于负面的解释,多数来自于我们内心没有满足的部分,内心恐惧的部分,也可以称之为“创伤部分”。然而,这些创伤不是今天才有的,甚至它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也可能在幼年期已经构成了我们人格的一部分,然后时刻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感受,决定着现在的行为,成为我们未曾知晓的命运主宰。
荣格曾说过:所谓命运,只是你未曾觉察的自己。
未解吗?并非如此,我们成年后具备了较强的思考力和控制力,所以我们可以逐渐完善,前提是“想要修补漏洞,就要先发现漏洞”。
面对一件事,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意识自己的情绪
1 我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对于外界事实或者环境的注意过程)
2 对于我所听到或者看到的,我给予了什么解释?
3 对于我所作出的解释,我产生了什么情绪?
4 这个解释背后,有什么未曾满足的内在需要,我又该如何处理?
1 我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对于外界事实或者环境的注意过程)
比如你在公司遇到某同事,他看了你一眼,没有说话,忙自己的事去了。这是你所观察到的。
2 对于我所听到或者看到的,我给予了什么解释?
不同的人可能马上做出不同的解释:他好像很忙;他可能也不善于交际;他不想理会我;他不喜欢我。
解释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特别是对自我的揣测。所以,切记:不要随意对观察进行解释或评价!我们要学会在1和2之间留下时间,因为很多人都没有给予观察进一步的了解,在第一时间依据本能做出解释。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陷入情绪恰恰是因为他容易快速对事件做解释,这个解释往往来自于以往某个经验,比如以往有个同事和自己相处不太愉快,彼此看见对方不说话。当然,一个同事一个事件其实不足以变成我们内心对其它事件自动化地反应,这样的反应一定受到我们深层自我价值感、自我接纳度的限制。也就是说,所有的经验和解释都脱离不了深层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感低的人看到他人的行为往往会先做出“我不重要,别人不在乎我”的解释。
如果你常常因为看到别人的行为就产生坏情绪的话,学习把自己变成空白人,没有经验的空白人,如同婴儿,对世界充满的是好奇,而不是“我早已经知道”的解释和评价。不要急着做解释下评价,去尝试和同事说话,发现他的情绪、性格,你会发现之前轻易对他的行为做的解释可能是错的。
3 对于我所作出的解释,我产生了什么感受?
如果你的内心存在一个观念“看见了不说话,就是不喜欢”,那么,你会认为同事不打招呼是不喜欢你,并因此感到难过,愤怒,或者恐惧,甚至厌恶对方;
这个地方要注意:多反思不同的解释产生的不同的情绪,尝试换个角度思考,这是一个调整观念的过程。
尽管如此,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哪怕有人告诉你“你可以换个想法,他不是不喜欢你,他只是害羞”,但是,你依然无法克制内心“不被喜欢”的不安。这就牵扯到第四个问题。
4 这个解释背后,有什么未曾满足的内在需要,我又该如何处理?
无论恐惧、厌恶、愤怒还是孤独,这时候都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这种情绪是不是你常常选择并且很熟悉的一种。经常伴随你的,一定会是你的主导情绪。
每个人的主导情绪不一样:有的人是愤怒,有的人是厌恶,有的人是恐惧。所谓主导情绪,恰恰是我们多年形成的深层无意识的那部分在起作用,这种无意识总是在第一时间让你惯性似地把事件做出解释,从而产生某种情绪。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在把自己的无意识投射给了对方和事件。比如我们内心深处那种“不被喜欢”的低价值感,我们很容易觉得他人不喜欢自己。而我们对“不喜欢自己”的人总是存在熟悉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我们的情绪。
了解情绪背后内心的需要,是我们真正改变情绪反应模式的开始。这个过程也有详细的操作,我们改日再详细陈述。
如果不能了解自己内在需要的投射,很容易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别人身上,让我们维持“同事不友好,我也不想友好;是他...我才...”的假象,从而逃避了改变与成长;不仅如此,这种投射会强化我们的“不被人喜欢”,让这种深层信念越来越深刻。
经常用这四个步骤发现自己的认知模式和情绪反应模式,发现自己的主导情绪,发现主导情绪背后的自我困境,是否接纳自己,是否爱自己,是否尊重自己,从而调整自我。
其实,在这四个步骤中每一步,我们都有可能对自己做出调整,都有机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重新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理解他人,变成情绪稳定的人。
编辑于 2019-06-05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