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久以来,在社会上人们普遍的认知:在高校生当中专科生永远是底于本科生一个层次的。为什么会在社会上形成这样的一种认知呢?我想原因大至有以下几点。
(一)
家长邻里的叮嘱托付:谁谁啊,你一定要认真念书考个国本给咱家咱村里人长长脸啊,你看看隔壁村每年高考都上国本大摆酒席的,多有面子是吧,不要像你哪没出息的大哥一个样整天混东混西的就知道一个劲地玩不好好学习。
最后只能去三线小城市读个不起眼的专科学校,毕业后在社会上打个三两年厂工就得回家扛锄头了。
你想想那样跟文盲有什么区别,到头来还不是得回家种田?
在周围人们的长期“本优专劣”概念影响之下,你自然而然地就对这种“事实”根深蒂固并持以默认态度了。
(二 )
社会人才招聘市场的“明码标价”:人才招聘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明码标价”即给前来应聘的求职者设置了清晰的门槛。
如果你有仔细看过一些招聘广告,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应聘条件:本科以上”。
也就是说只有当你达到这个“本科以上”的门槛时才有机会被应聘,达不到这个基本的门槛要求就算你能力再强、懂的东西再多,素质再高也没有用。
毕竟门槛的高度就摆在那,过不了就是过不了,那只能报歉你终究是个门外汉。
是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自己既定的观念和长辈的眼里都会认为:“错在自身,要怪就怪你高考没努力学习考上本科”。
所以这自然而然的就让人觉得本科生就是比专科生高一个层次。
(三 )
事业单位中的竞争: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他们在各方面的待遇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工薪升职方面,一些事业单位的工资评定是按学历来,本科生工资要比专科生高一些。
而且本科生升职获得提升的机会要比专科生多,因此更易在事业单位立足。
再如人事改革方面,很多单位提拔干部竞选领导也都是按学历高底来排名的,就算你一个专科生各方面的能力再强也没得机会展示。
反而到了裁员的时候你却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从中也体现出专科生是处于劣势的。
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的愈发成熟运用。
将来的许多行业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占领,而学历低的人将会失去“饭碗”,所以未来的就业对专科生只会更加地排挤。
在这个逐渐以“本科以上”为门槛的层次筛选时代,似乎专科生就已经被默认地定位成了“高考的失败者”。
诸不知有多少专科生就因为自己只考上专科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认为自己考不上本科就是自身存在某种缺陷而比不过那些考上本科的人。
其实不然,经过这么多年科学研究的结果都证明其实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
之所以别人比你优秀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或者是学习的方法不对,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自责。
三
做为别人眼里“高考的失败者”当中的一员,我对这些关于专科生的种种深有感触。
还记得我的老师讲过他的一位同学小吴的求职经历,小吴是一名专科出身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能够到名牌高中实习当任实习教师,实习期满后小吴找到了该高中的校长谈话希望能在该校应聘当一名教师,校长看过小吴实习期间的表现很是优秀,心生满意,于是就随便问了句小吴是那个大学毕业的,结果出乎意料,校长脸上颇带无奈而语重心长地说了句话:“能力是有了,可偏偏怎么就是个专科呢!”。
最终小吴就因为自己只是个专科生而被拒之门外。
四
这个故事我至今铭记于心,心中多少总有些为小吴的求职失败而感到可惜。
同时做为同样身为专科生的我,似乎已经从小吴的经历中看到自己专科出身命运的归宿。
几经周折,我不甘屈服于现状。
于是我通过问老师、问师长、上网百度等各种方式了解到了摆脱专科命运的方法。
其实专科生是有机会提升学历的,比如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插本、自考成人本科等等都是专科生提升自我的途径。
五
只要你不屈服于现状我想每个人都将会如愿以偿。
学习本就是一个终身大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人他的人生才是充实而多彩的。
常言道:不以一时失败论英雄。
常言又道:三十河东四十西,可笑当年论高低。
专科生不应该自暴自弃,而是重拾信心、轻装上阵,谁又知道三、五年后依旧能笑对人生的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