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之地-栖木墀

栖木墀这三个字里有木、有水,象征着生机勃勃。

这个位于滇东北与滇西南商贸要道上的古村落,在悠悠岁月的浸润之下,散发着深沉之美。

对于历史尤为厚重的村寨都有两重影子,一重隐于物,作为站着的醒世名言。一重显于人,在代际之间薪火相传。

起地名,栖木墀村人一定是酝酿过长久,斟酌过日夜的。先是彝语“初猫次”,后演变为“棋木池”,再到如今的“栖木墀”。汉彝语音互相转化,流传百年。

这里聚居的彝族、哈尼族、汉族村民有山可靠,有岁月印染,有林有水,有烟火人家和耕田老牛。一个村庄延续四百年的生机,都毫无保留的体现在它的名字上:栖木墀。这三个字里有木、有水,象征着生机勃勃。

交通的便利与商贸的流通,带动了小村的商贸繁盛一时。明朝建村以来,折射乡村文明发展延续的侧影,不仅仅是在几代人长久以来改天换地的一个个壮举上,清朝、民国时期,兴驿站起茶馆,水碾房吱嘎,榨油坊流香。或是在古树繁荫下,茶马古道的马蹄铃声中。还在于霓裳琴弦、古戏老调,一唱,就是百年遗韵;一念,就将近八代梵音。

如今手触雕花、眼迷构件,门窗斑驳,瞧得榫卯结构硬实,各个院落古风犹在,错落于凡尘烟火,安适而温暖。接关公爷爷的台子还在,灯会、花会、斗会便是昔日风采,热闹繁华。更是几代人把对长兴的美好愿念,用巧妙的名义放在了这些热闹里。

曾经,一度栖木墀木匠掌握在手里的斧、锯、刨、尺,技艺娴熟地拼、切、缝、合着在云南各地的木式建筑。如今看来,代表着历代栖木墀木工的顶尖技艺和工匠精神的张天和、张开和兄弟俩没有愧对祖辈对好手艺传承下去的希望,正如他们兄弟俩名一般:“天”、工、“开”、物。

而纺麻线、搓草绳、织草席、刺彝绣,绝不是栖木墀人在滚烫生活中的配角。从他们鼓筋而起,灵动穿梭的手里编出的草席、华席和绣织品,被人称好,声名远扬。

“清夜读春秋,一点烛光灿今古;孤州伐吴魏,千秋浩气贯乾坤 。”成为了栖木墀人立志的本向。志在山顶的栖木墀人,要“忠义神武”去“富国济民”,习“圣恩文朝”成“秀拔南天”,落拓在了牌匾志铭里。这是一个彝乡小村落和他的进士、举人、秀才,乃至于每一个庄稼人,用绵薄之力奔赴山海,在朝代风雨里,赓续着对家国的风发意气。

2016年底,当栖木墀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时,村里的人犹如百年前第一次获得荣耀时,激动万分。又2019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是四百年历经的人和事,给予他们的珍贵名声。

放眼栖木墀村,在这个小之又小的地方有的不仅仅是两重影子,更有双重文脉,一重在于过去,热闹非凡,一重在于未来,风华犹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凤栖之地-栖木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