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孩子》2022-10-12 坚持分享第28天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37期,王萌,坚持分享第28天。

        有朋友问我,你好好的学什么心理学呀?就因为看了些新闻,都焦虑成这样了,那些厌学辍学甚至自杀的孩子都是小概率,咱娃不会的,放心吧。

        周围的朋友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我曾看到有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并且儿童心理问题门诊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不得不承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急需关注的问题。

        很多父母对此十分不理解: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为什么心理会出现这么多问题?究竟是哪一步做错了?

        其实,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物质生活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被爱、自信和勇气所填满,有没有锻炼出一定的心理韧性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如果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内心不曾有过这些力量,很容易产生孤独和绝望之感。拥有阳光的心理状态,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身为父母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让学习成绩成为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而在很多家庭,学习成绩变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也成了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之前看过的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钟华是一名高三的女高中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比如钟华考了第三名,大人不会给出表扬,反而问:“那第一是谁啊?第二是谁啊?”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名,大人还是会追问:“那全级第一是谁啊?你排第几?”

        钟华坦言:‘你可以考得更好’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就好像是我是一头驴,我前面吊了一根胡萝卜,我在拼命为了这件事奔跑。”

        其实在我们很多家庭里,孩子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学习,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父母的赞赏或回应。考得好,皆大欢喜,考不好,家里只剩下唉声叹气。

        有一位初中生问妈妈:“我做什么可以让你高兴?”

        妈妈讲:“你把学习搞好了,我就谢天谢地了?”

        在孩子看来:“我学习不好爸妈就不高兴,唯有学得好,他们才爱我,我只是一个学习工具!”

        很多孩子把学习当成家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任务,没有目标感,同时,他们无法从生活里其他事情中获得价值感,渐渐地,不能好好地与身边人相处、不懂如何与世界相处。在学习方面频繁受挫,孩子会陷入自我否定中。

        很多孩子常常会产生一种对自己存在意义的焦虑,觉得学习和生活没有意义,对自我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判断,这些消极的意识,一旦占据了孩子的内心,往往会伴随着他整个学习生涯。

        学习之路上,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越多,孩子才不会变得“空心”。心理阳光的孩子,背后也会有个阳光的家庭,他们懂得:“家是一个永远可以包容、接纳我的地方。” 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学习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家人永远可以接住自己。有对自己永远支持、理解、尊重的父母,孩子的内心才会是富足的。

        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同等重要。父母要想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就要给他用心的关注和足够的爱,把积极和阳光的心态种进孩子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空心”孩子》2022-10-12 坚持分享第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