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浪漫抵抗末日——读《复活之日》

在讨论《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问题难以绕过去:雨果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对这座建筑连篇累牍地描绘。而与最初的版本相比,1832年的版本则是增订了三章。雨果称:

这里增补的三章,并不是为这次再版特意写作的。以前没有收入,原因很简单,当初本书付梓的时候,不巧装有这三章的材料袋遗失了。但是这三章内容主要涉及艺术和历史,纵然缺略,也无关宏旨,绝不会影响小说的故事情节。读者也不会有所觉察,唯独作者知道这一空缺的秘密。

在《巴黎圣母院》的勘定本中,雨果再次声明:

自不待言,有些人认为,失而复得的几章没有多大价值,他们自视清高,却在《巴黎圣母院》中仅仅追求戏剧性,仅仅追求故事情节。

情节对于小说来说,对于《巴黎圣母院》而言,在雨果看来,确实很重要。但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一本书是一个整体,只有能够完整的表达作者的理念,这样的元素才至关重要。

虽然无法和《巴黎圣母院》相较而言,但是《复活之日》同样具有此种技法。
遭受传染疾病的肆虐攻击,人类文明即将毁灭,人类社会不复存在的时候,可以说是本书前半段最重要的情节要展开的时候。作者小松左京没有着急的继续推动剧情,而是用7页的篇幅,叙述了地球的样貌、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生态的形成、智人的进化发展……这些内容就和上述的有关巴黎圣母院的介绍一样,本身可以独立成文,一篇文字优美的说明文字。但是在人类社会即将崩溃的时候,读到这些文字,让人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让人惊讶人类的独特、让人感叹文明的得来不易、也让人反思人性难以摆脱的贪欲……
这一部分文字,将整本书的立意提高。让本书不局限在一本技术惊悚的科幻小说,让人满足于一个刺激的冒险故事。而是将“病毒”视为人类贪念的象征、人类自我毁灭的标志,拔高了整本书的层次与主旨。让人在心存谦卑与自豪的情形下,去审视反思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真善美与假丑恶。

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绝不仅仅是因为其故事写得出色、设定构建得完美、细节填充得丰富。这些当然都是他成功的因素。但是他的作品能够持久的激励读者,则是因为他的浪漫、他的深刻,他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对人类前途的忧心忡忡。
这一切在《复活之日》这本小说里面都能找得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浪漫抵抗末日——读《复活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