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论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说闲话

最近读完了易中天老先生的《闲话中国人》这本书。

其中关于说闲话这一章节,读时觉得非常有意思,故特意来做下读书笔记:

是人,大约就是总要说闲话的。

所谓闲,有空、白、漫无边际、无关紧要之意。

所以闲话,就可以理解为一些“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话。

无关大局、无所凭据,只要长了一张嘴,谁都能说上几句。

而中国人,是尤其爱说闲话的。

北京叫“侃山”、上海叫“吹牛”、东北叫“啦呱”、西北叫“谝传”、新疆叫“宣荒”、闽南叫“化仙”、成都叫“摆龙门阵”……

正所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背后不说人”,在中国,只要是一切不愿意、不能够,或者不值得摆在桌面上公然进行的议论和批评,则都可以被我们变成闲话。

而这种大众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细细分析起来,又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


(1)好奇心和窥私癖

中国人的好奇心,一向是极其旺盛的。尤其表现在对世道人情、政治斗争和人事纠纷等的爱看热闹上,就像鲁迅先生描述的刑场画面一样,“(众人)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而且越是隐秘的、半遮半掩的、平时看不到的事,我们就越会好奇。

这就产生了“窥私癖”。

且中国是从来不太重视隐私这个概念的,所以自然这种癖好会在中国一直生生不息、长足发展。


(2)想象力和创造力

看完了,还必须得让别人知道我看了,不然这就算白看了。

于是这时就迫切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对我看到的事情进行“二次加工”。

还是鲁迅先生很早以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可见中国人一直是颇具想象力的,虽然仅仅只是“惟在这一层”。

而创造力则是保证闲话一直有趣、生动、始终能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极好手段。

不断有人在窥探,亦不断有人在创造,一条闲话的生产线就此搭建,持久运作,历久不衰。

(3)平衡感和报复欲

这两者尤其体现了说闲话这件事背后的人性。

爱讲闲话者,除开那些是真的无事可干和真的只是爱说话的人,一般都心理不太平衡。

一不平衡,就想争闲气;一争闲气,就容易倒闲话;

而越倒闲话,则越生闲气;越生闲气,则心理越不平衡。

从而陷入自我消耗的无限恶性循环,犹如跌入泥沼,只会越陷越深。

而为啥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呢?则多半是由于嫉妒,即所谓见不得别人好,就像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

由此产生报复欲。


而在已经知道了爱说闲话者背后的的这三种心理因素以后,我们再来看闲话所起的作用,

你就会知道,闲话从来都不闲,被用得好的话,甚至可以成为最好的一种斗争武器。

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那个“闲”字。

既然闲,那就一般只能在私下说,且无论所说的事威力有多大,都只能是“提起来千斤,放下去四两”。

被说的人若真为此闹,首先无凭无据,一无记录,二不备案,三不存档,你完全没有证据闹,甚至有时候连闲话的最初源头都找不到;

其次旁观者不会真的有人为你“支持公道”,因为没有人会认真对待这种几句话的事,大多就只会劝你算了算了,甚至还会背地里觉得你太过小气和斤斤计较,于是你只能被迫打碎了的牙和血吞;

最后你也完全没有办法去闹去解释,旁人只会觉得你是“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而且谁知道传你这些闲话的人有多少,难不成你还真的能见一个人解释一次?他们信不信暂且不说,有时反而还会弄得事情越闹越大,自己当了自己闲话的“义务宣传员”。

所以,闲话虽然小,但论做起武器来,杀伤力可是一点都不可轻视。

说的人两张嘴皮子一碰,就已牢牢占据上风。之后你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为你一旦和它真的过招,往小了说,就像在毛毛雨中,打起伞来可笑,不打伞又只能弄得浑身湿;

往大了说,则是只会给旁人增加新的茶余饭后的笑料,徒让自己像一个上蹿下跳的跳梁小丑,最终只会让你对这世间更加失望透顶。

所以一旦惹上闲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劝自己勿太在意,切不可学那红楼里的尤二姐,被弄得个“要死不能,要生不得”,甚至最后被活活逼死。

你要做的,就是要相信要你所处的风口浪尖一定会过去,握紧拳头默默隐忍。

人性你是拼不过的,唯有接受这注定不能改变的一切,而改变你自己的态度与心境,抗下生活赋予你的一切无奈与苦痛。

“所有杀不死你的,都只会使你变得更强。”

愿我们都能早日成为这样的强者。

共祝。

你可能感兴趣的:(易中天:论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