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治水思想 张落

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都江堰的治水的思想。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巴蜀地区一直遭受岷江的水患。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大家也知道我们四川多阴雨天气,尤其是春夏季。所以春夏季山洪容易暴发,当山洪顺时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地形平坦,排水量小,再加上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了江水东流,所以造成东旱西涝,令蜀中的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前256年,秦王委任李冰为蜀郡守,消除水患,修建水利工程,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都江堰是怎样成为千古受益的伟大工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分别是指导思想,管理制度,治河原则。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就是顺势而为,往有利方面引导,根据现实实际情况制定有利发展战略。早在大禹治水时,就知道了治理洪水时,要梳而不是堵,蜀中百姓也希望有这么一座水利工程,所以李冰顺自然水之势,向民心之所向,集民众之所慧。修建了天人合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它能够持续两千年并仍然发挥作用的背后是巨大的维护成本。这就是每年的“岁修”。历朝历代都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

        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维护保养已形成了岁修、大修、特修和抢修的机制,其中以岁修最为重要。

        岁修工程主要以“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为修复原则。“淘滩”,指淘挖淤积于内江、外江进水口河床的沙砾卵石。“深淘”指必须淘挖到规定的深度,为准确掌握这一深度,据传李冰曾在凤栖窝处河底埋有“石马”作标记,明、清又在凤栖窝崖下堰底放置“卧铁”为标记。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位于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作堰”,是指修复包裹鱼嘴的金刚堤、飞沙堰,以及后来修建的人字堤等堰堤。

          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流水对两岸就有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了避免河流的改道。黄河就曾多次改道。“ 遇湾截角”。就是岁修时遇河流弯道,在河流堆积的一岸截去锐角,减缓冲势,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河岸的冲刷。

        "逢正抽心"指在主河道的中心,一定要深挖,让江水按照一定的轨道流淌。就是遇到顺直的河段或河道叉沟很多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达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便江水 "安流顺轨",避免泛流毁岸、淹毁农田。

          逢正抽心,取弯截角”的对联出自二王庙,这副对联的“心”字被摸白了,其他的字体都是黑色的,寓意其他刻字都是涂黑唯心不能黑,不论水利还是做人。都要做到心不能黑。

          这些哲学思想不仅仅只适用在都江堰治水中,在我们生活中都是随处可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江堰治水思想 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