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思考提升表达力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故事,由于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而在事业,在情感,在学业上面赢得了非常好的机会,让我们感觉到命运的巧合,让我们开始知道表达是一个很实用的武器,我们开始进行专业的训练,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几个人可以持续下去,不管开始多么的信誓旦旦,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基本上可以应对,不值得投入更多的时间,这些精力只用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才是最实在的选择。另外一种呢,是练了一阵由于没有好的方法,没有明显的进步,就怀疑自己没有找到方法,所以也就停止了继续的练习。

第一种状况实际上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只要用合适的方式马上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而你的进步马上就会被其他人肯定,从而给你带来的是一种持续性的动力,你就会进入到一个正增长的循环中间去,而对于第二种情况,要理解,任何一个技能在前期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它会马上进入一个快速的上升期,反过来,在上升期没到来之前,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那么先打掉的是自己的兴趣,所以就没有办法去坚持了。

但实际上这两种都不是我们要面对的最困难的一种方式,最困难的是,我们坚持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没有办法再提高了,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原来的方法即便是增加训练量好像也不顶用了,这是由于什么呢?这是由于我们只关注了内容,关注了自己的流畅度,关注了用词的准确度,关注了我们是不是符合一些演讲的技巧,我们只是完成对于一件事物的转述,词语的编排,而没有让它拉动我们的知识组合,观点的提升,我们对于情感的查知。 因此表达是有责任的,他是对你最高认知的一种拉动和输出,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知识输送,情绪表达,我们需要的是将认知和表达二者相进行结合。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整个训练周期所要做的事情。


我们知道表达确实会给我们的人生加一把力,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刻,但是这些关键的时刻背后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如果没有长期训练作为保证,那么你去做任何的一个表述,哪怕在那个点上去征服了他人,但是依然没有一种可持续的上升道路,所以我们要知道的是,关键时刻的表达来源于千百次的锻炼和积累,每一次锻炼没有失败和成功之分,它都会成为你的一种积累,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件事情只有可叠加了它才有意义,而结果和结果之间是怎么样才能叠加呢?就是你通过训练和提升拿到的结果,和你靠运气拿到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那么我们现在就看一下我们某一天就遇到一些关键机会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把握它,而这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底层的能力呢?

 我们先看一个场景就叫电梯场景,这是一个经常用来训练我们表达能力的一个思想实验,你在电梯里遇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人,这个人可以影响你的命运的人,如果你们形成了这场相遇,而且确实有一个谈话的机会的话,那么你如何去把住这个电光火石的瞬间呢?

我们假设这个人就是你所在的公司的一位高层,他突然问了你一个问题,最近业务情况怎么样?

面对这么宏观的问题,一般人是不好作答的,你答得过于宏观,不能给对方留下印象,打得过于琐碎,会让别人感觉到你是没有眼界的一个人,那么怎么办去应答得体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只要你使用了这个公式,你不仅可以展现你对于外部市场的关心,也可以展现你在公司的工作状态,以及你的思考能力和工作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应答类似问题的初级水平,这个公式就是:

初级阶段:现状+痛点(那又如何,三个不利于)+解决方案(为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

 回答如下: 我发现在线用户的活跃度不稳定(现状)

活跃度是和需求和用户忠诚度相链接的,活跃度不稳定说明我们游走性的边缘客户太多了。(那又如何)

 这样不利于沉淀数据,不利于研发长期产品,不利于建立产品矩阵,单一爆款是无法让一个平台持续成功的,我们需要产品组合。(三个不利于)

你可能想说我怎么能找出三个不利于呢,放心你只要先给你定义三个目标,经过训练你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面至少可以发散出来三个点,那么你又说这样说话有没有道理呢?那么请你放心,道理都是我们去找到的,如果你有积累有敏感度,有思考的力度和对内容的挖掘能力,那么一定是有道理的,这个世界上面的道理都是局限的,所以,只是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去带动你所要支持的道理,经过训练你绝对是不缺乏道理,不缺乏角度,不缺乏观点,不缺乏展开能力的,更不缺乏对于当下的联系能力,所以我们就是要训练发散思维的能力。


我们继续:


 我们发现波动性或最大的主要是90后的群体,他们注意力多分散在很多领域,所以不稳定。(为什么)

 我们尝试了很多促销活动拉动,但是活动结束后,活跃度又掉了下去。这个办法被认为是没有效果的。(为什么不)

 但是我们发现他们的注意力有群体迁移现象,因此我们认为他是有极高的社交欲望和认同需要,他们自己形成了圈子,而且在其中有意见领袖。因此我们建议在下次的流量拉动活动中,以招募志愿者的方式获取群里意见领袖(kol)的支持,让他们参与我们的活动,进行分红,留住他们就留住了他所在的圈子成员,成员在,就一定会产生以我们平台的粘性,我们帮助这些意见领袖进行流量变现。双方同时收益。(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是不是展现出来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对于现在市场和业务形态的最基本的洞察能力。但是这只是初级阶段,那么什么是高级阶段呢?

高级阶段:现状+背景(为什么)+解决方案(对立思考)+整合。

相对于初级阶段,我们高级阶段就增加了三个难度,第一是背景,背景让我们必须把一个现象放到一个大的行业中间去进行对比,从而产生更广阔的视野,拉伸思考的宽度。第二,我们必须要通过对一件事情,分析出来他不同角度上的观点,哪些是优点,哪些是缺点,哪些是机会,哪些是挑战。第三,我们必须要把它整合成为当下最有效的一种可以马上落实马上执行的方案,并敢于建议,体现你的整合思考能力和对于当下准确的判断能力。就可以展示出来你的全局观,你的执行力,你的判断力。我们把它称之为高级阶段的表达方式。

应用这样的方式就会是下面的表达情况。

 我们发现在线用户的活跃度不稳定。

据我了解这是普遍现象,因为目前适合我们公司产品的都是90后,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走。 另外一个动向是,微信在推出小程序,取代APP,鼓励让用户一用就走,不留痕迹,用户因此而感觉到没有那么多的安装负担,使用非常的轻巧方便,但是这些小程序都是依赖在微信的平台之上的,微信获得的是底层数据的积累,无论客户到哪里都是他的客户,所以微信可以做到很少的广告,把收益转移到各个小程序和他的游戏中去,客户对他的依赖性越来越好。背景(为什么)

 我们目前有两种考虑,第一继续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APP。第二和微信合作,成为他生态中的一员。前者我们将获得主导权,任何新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流量积累,品牌积累,获得的客户也是有特异性的,我们业务方向是更加精准,细致。第二种,获得流量较简单,但是这些客户忠诚度不高,我们朝向的是规模发展。(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还在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用线下做精品客户运营,在线上开展多通道的引流,所以线下线上,腾讯和我们自己的APP都可以用到较好的作用。(整合)

 这样的一种思考,我们体现了预见性,体现了具体问题的考虑,体现了权衡,体现了对于所有条件的一种认知和对于条件的有效组合,从而让我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大局观和执行能力。

但是这也只是高级阶段,我们还有更高级的一种方式叫做大师阶段。

大师阶段:现状+模型+新模型+方案

我们发现在线用户的活跃度不稳定。 据我了解这是普遍现象,因为目前适合我们公司产品的都是90后,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走。但是根据我的发现,他们切换的频次高,但是在各个领域中是不均匀的,我把它叫做,新零售下的注意力不均衡模型。因为一面是注意力过剩+局部过载(模型)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头部效应将更加的明显,更加的残酷。但也给我带来了机会,一旦注意力被我们吸收,就会形成马太效应,因此我们开始做大量的流量拉动,失去占领头部流量的位置。但是活动一停,仍然没有得到大量稳定的客户。(模型失败)

结果我们发现,90后的客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注意力和自己的认同感联系,谁给他们认同,他们就会把注意力投向哪里,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会投向注意力,还产生了很强的被尊重需要,因此会购买一些超配的产品。 所以我们得到了新的思路,我把他称之为注意力强化模型,注意力=超配动机+认可预期+身份强化,三者产生飞轮效应。(新模型)

因此我们上报了方案,启动超配行为,将意见领袖进行补贴,让他们使用我们的产品,并且成为我们的合伙人,不再从他们身上获取利润,而是促进他们去进行带动,去影响一个以他为核心的群体,让他们通过我们的产品彼此的强化认同,强化粘性。 (方案)

我希望大家看到的不是内容而是思路和方向。

因为这个内容可能并不合理,它只是我们的一个思想实验,我也并没有能够深入的去了解到新零售线上线下的模式变革,但是这并不重要,我们不一定要去计较一个方案的对和错。我们是需要用表达去增加我们的说服力,通过说服力增加我们的影响力,通过影响力获取资源,进而增加我们表达的份量。

 在群体协作中,在集体事业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影响,谁能影响资源就可以获得机会,你总会把事情做到一个可解释的结果上。如果你还在纠结对错,只是你没有主导过一个真正属于你的事业,项目,否则你不会停留在判断上,而是关注在自己的行动上。对是活出来干出来走出来的,不是吵出来学出来想出来的。

 现在我们在把本次课程的整个模型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也有三个表达模型,这三个模型分别对应的是初级,高级和大师级表达,这三个表达模型要用的好,就需要对于五个维度的思考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在每一次我们去挖掘更深刻内容的时候,这五种思考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可去锻炼的思维能力和模型对应如下:

 零秒思考力 发散思考力 痛点(那又如何,三个不利于)

 深度思考力 解决方案(为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

敏锐思考力 背景设置 整合思考力 解决方案(对立思考)

洞察思考力 模型+方案

 同样的,它又对应着我们五种具体的演讲能力

零秒思考力 对应即兴演讲能力

深度思考力 对应金句演讲能力

敏锐思考力 对应故事演讲能力

整合思考力 对应论点演讲能力

洞察思考力 对应综合演讲能力

我们只要持续的通过五种方式的演讲去进行锻炼,那么我们底层思考能力就会被提升,我们的底层思考能力一旦提升,我们的演讲的基础能量就会得到提升,所以我们就会突破演讲的平台期,就不会出现我们反复的练,却为什么感觉没有办法提升得问题,因为我们每一步的提升,都是在基础的思考能力上面得到一种积累,我们的每一次的练习,都会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更加的强大。

我们实现的是通过有效的练习,不但在技巧上面实现,纯属也在思考能力上面实现一种平稳的提升,形成一种充分的储备,形成一种力量的成长,我们就会形成一个充满着各种变化的组合能力,去展示出你神奇的表达能力,希望所有的小伙伴们通过有效的练习都能够实现真实,扎实,踏实充实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度思考提升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