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也有套路,你造吗?

(图片来自网络)

深山藏古寺,晚来听钟声。

寺钟皆不见,唯有一老僧。

挑逗之最上乘者,在偶触轻挠,

若即若离,似是而非,欲罢不能。

极尽挑逗之能事,却让人最是心痒难耐。



01


公元968年,渭南。


这年春天,农历三月初二,正是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时节。城东寇府里面热闹非凡。主人家寇相寇参军正在大宴宾客。


寇府门口停满了宝马香车,来晚的客人都找不着停车位。府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音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大厅上,主人寇相正在向客人劝酒。酒过三巡,寇相拉过身边的一个小孩对客人说:各位大人,在下虽忝列参军,但怎奈年事已高,来日无多。这是犬子,大名寇准,今后就多仰仗各位提携了。


这时,只见一位客人说道:寇大人过谦了。令郎天资聪慧,才华过人,小小年纪已是声名远播。今日得见,实乃我等之荣幸。


另一位客人也随声附和道:李大人所言极是。我等久闻令郎神童之名,今日得见,实乃有幸。今日深蒙寇大人款待,已是酒足饭饱,不知可否再一赏令郎之才华,也使我等开开眼界。


寇相回头看看寇准,似乎是在征询寇准意见,又似乎是在鼓励他。


寇准上前一步,双手作揖拜道:承蒙不弃,请大人出题。


客人抬头朝厅外远远望去,思忖片刻,突然说道:有了,就以这厅外华山为题可好。


寇准躬身再拜后,双手背后,低头沉思起来,思索之间便向厅下踱步而去。


一步,两步,只才三步,寇准便转身再拜客人,然后吟道: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诗的意思是说,只有天在它的上边,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同高齐肩。抬头望,太阳近在眼前,低头看,白云在脚下盘旋。


寇准咏这首诗,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


这一年,他七岁。



02


此诗题为《咏华山》,但却未着一字在华山之上,然而却又尽显华山之雄奇高峻。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险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佳作。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确让人赞叹。


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是即景即情之作,只寥寥数句,便道出了西岳华山雄伟峭拔之势。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进一步强调其巍峨高耸的唯一性。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站在高处,一眼望去,群山可以一览无余,胸中陡升一种“二三星斗胸前落,十万峰峦脚底青”的豪气,“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


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让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口。


但其实,这首诗是有套路的,掌握了这种套路,你也可以很快写出诗来。



03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有一首诗是这样的。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我们先来玩个猜谜游戏,大家先看这四句诗,能知道它是写的什么吗?


不大容易猜吧。为什么呢?


因为像《咏华山》一样,在这首诗里,对于它所描写的对象,没有提及一个字。它没有正面描写,全是侧写、曲写。从侧面进行映衬和烘托。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套路。


一首诗,对于它所描写的对象,不从正面直写,而从侧面曲写。这是诗词写作的一种重要手法。


不描写形体,描写它的影子,通过影子来显出形体,叫做取影,也就是衬托。这是指不正面描写对象,去描写别的事物来显出对象,或用别的事物来烘托对象。如灯下取影,轮廓逼真。“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在古诗词中,这种手法并不少见。有一些就如同这首诗和上面的《咏华山》一样,整首诗都是曲写,对于所要描写的对象只字不提。


而更多的是在一首诗里面用一句或几句侧写的方法来增加诗词的层次感。使诗词读起来不至于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比如,汉乐府《陌上桑》中,对于罗敷的美貌是这么说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罗敷有多美呢?行路的人看到罗敷,竟然放下担子捋着胡子呆呆地看。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下帽子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的关注。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看了美貌的罗敷。


罗敷的美,言辞难以描写,于是作者避实就虚,并不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而是通过大家看到罗敷后的反应来反衬出罗敷的美貌来。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


这样,不但使诗具有含蓄婉转之美,而且使得罗敷的美丽更具有说服力。这就是侧写、曲写的好处。



04


再回到上面那首诗。这首诗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李峤(qiáo)的作品,诗名叫做《风》。

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这首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当我们知道了诗名以后,再来读这首诗,是不是感觉句句都很贴切?


此诗描写风,全诗没有一个风字,但句句又都是在写风。


我们说写景状物,景物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惟其如此,才好“写”之“状”之。但是,作者要写风,风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怎么写呢?


直写不行,我们便曲写;正面描写不行,我们从侧面来描写;写主体不行,我们就写其他事物,来烘托主体。


此诗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现出的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风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


风本是无形之物,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态变化来凸显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诗人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翠竹倾斜。


全诗四句两两成偶,“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后两句在“对仗”上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最后,全诗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


总之,这首诗名为《风》却一字不提风。不提风,却又句句在说风。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也为诗增添了不少旨趣。



05


挑逗之最上乘者,在偶触轻挠,若即若离,似是而非,欲罢不能。极尽挑逗之能事,却让人最是心痒难耐。


侧写、曲写诗词,就如同用诗句挑逗读者的感情。写风,我偏不说风,使读者心中积蓄起巨大的期待来。不说风,可是我句句又都像是在写风,句句离不开风。偶触轻挠,若即若离,撩拨的读者心痒难耐,直到最后全诗写完。等读者回过神来,再仔细品读,方才恍然大悟,拍案叫绝。因此,这种手法常能出新出奇。


当你掌握了这种侧面映衬和烘托的手法之后,以后写起诗来就会轻松许多。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对象本身,苦思冥想怎么写。而是可以放开思路,从对象的周围去寻找突破口。


比如,当你去踏青游玩的时候,看到花开正艳,于是诗兴大发。怎么办呢?


除了正面描写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写蜜蜂被花香吸引,花瓣颜色鲜艳如染色,繁花遍野像大地上的织锦,花开茂盛似乎是报告春来的消息等侧面来映衬和烘托。也会写出不错的诗篇来。


比如这样:


黄蜂循道频来访,彩蝶翻飞暂去忙。

占遍山头晒吴锦,谁家花布出染缸。

(此诗临时拼凑,权做案例说明,诗未必佳。读者诸君可自行拟写。)


顺便说一句,这类侧写、曲写的诗词,要读懂它,标题是关键,标题往往就是诗眼。因此,写这类诗,制题很重要。

好了,各位,这首诗还没标题,给起个标题吧。


另外,不要忘了把你们的作品发留言哦。


 PS:配图及图下的打油诗也是这种套路。深山藏古寺(包括“晚来听钟声”)的这种表现手法正是从侧面烘托的典范,古寺既然“藏”则断不可见,钟声也是可听而不可见。故而只有用老僧来表现古寺,用飞鸟来隐喻钟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诗也有套路,你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