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至3月2日,“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暨第六次学生寒暑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研究”全国现场会在浙江武义实验小学召开。非常感谢学校的信任和支持,我和田莉莉老师有幸代表学校学生工作团队参加了此次的盛会。
刚到武义实验小学,看到了一个大大的签到展板,旁边站了好几个礼仪小天使,穿着精神抖擞的校服,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准备好了笔,供来宾们签到。真切地的感受到武义实验小学对于此次会议的精心策划和严密准备。
签到完毕,在其中一位解说员的带领下对校园进行参观,在其中一间功能室,我们看到了李家成教授,他应该是正在和此次研讨会的特邀嘉宾们交谈着。我们不想打扰他们的交谈,便没有上前去打招呼,但李教授记性非常好,就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他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他还说:“你们那么远赶过来,真是太好了!”我听了,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感受到了一个学者对学生的关怀,一个专家对一线教师的尊重,同时也感受到了一股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
参观完功能室,在走向报告厅的走廊上,摆了一排武义实验小学“你好,寒假!”的宣传展示板,我们看了,如获至宝。我提着摄影机,莉莉则拿出手机一顿狂拍。首先,我们对他们的宣传展板很感兴趣,因为这个展板是可以移动的,并且是循环使用的,并且莉莉留意到展板的板应该是泡沫的,我敲了敲,确实很轻。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学校借鉴。
看完展板后,我大概了解了,武义实验小学应该是全校已经开展“你好,寒假!”活动。先是介绍学校整体情况的展板,大概有十几个,这些展板是请广告公司制作。然后是班级活动的展板,一个展板贴一、两个班的最有特色或者是最有代表的活动。贴的是A4纸的手抄报,内容是相片加文字简介,一、二年级的字体看上去很工整,问了讲解员,应该是家长代笔的。三年级以上看上去是学生执笔的,字体工整,配上相片,就是一张完美的手抄报。我觉得这种展示的方式也非常值得借鉴。很可惜,忘记问讲解员或者该校的老师,其他项目是如何展示的?现在回来了才觉得遗憾,同时也觉得自己应该提升现场学习力。
3月的武义,外面烟雨迷蒙,温度在10度以下,就如广东的冷冬一样,阴湿寒冷,让人无法适应。但在武义实验小学的报告厅,却热情如火,5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一眼看到会议的背景字幕:“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暨第六次学生寒暑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研究”全国现场会,我就感受到了此次会议的背景和我之前理解的有所不同。我以前只知道我们进行寒暑假的研究和学期初生活的重建,变革学生的假期生活,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变革。而如今,提升到“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我觉得一下子把我们的研究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同时,我们作为研究的先驱者和践行者,能为“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和推进作出自己的贡献,心里也是非常自豪的。
这一次活动的主题聚焦的是:“学习型”,多位老师的现场交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词是: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
在开幕式上,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白芸介绍了到场嘉宾。随后,武义县教育局副局长钟旭良讲话,对全体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高度认可了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指导和推进武义县班主任发展与“你好,寒假!”项目的成效、特色与区域策略,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能为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深入交流和深化合作的平台。接下来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致辞,对此次研讨会的前期基础和研究主题进行了说明,并强调了此次研讨会的“现场学习性”。
在武义县教科所所长雷国强主持的专题报告环节,武义实验小学校长雷学军以“行政推动多边合作,探索假期‘新’生活”为题,对学校寒假作业的改革探索历程,以及2019年你好寒假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实验小学的五名班主任老师,分别从建设学习微社群、培养学生生活技能、传承中国传统游戏等多个角度,分享了寒假生活变革的实践探索。
在实验小学程露老师的组织下,五(8)班的学生、部分家长在现场展现了一堂有趣而又有深度的“让我们一起阅读吧”主题班会,大家围绕着“假期亲子阅读的收获”“家长阅读专业教育书籍的必要性”以及“进行了探索。杨志平就深度阅读的必要性,家长如何进行专业阅读,教师专业阅读对家长的影响等进行了观点分享。
上午场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余玲华主持,对武义班主任团队进行了现场的集体访谈。访谈围绕着老师们的研究成果、今年寒假研究的创新、研究中的困难与经验等主题进行,引发与会同行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下午在李家成教授和林进材教授的主持下,研讨会围绕着“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村建设:基层创新与知识创生”“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学互学、多学共进:策略与战略”两个核心议题展开,来自江苏常州、河南济源、广州深圳、云南昆明、安徽六安、上海闵行等地的项目合作校长、班主任、家长代表共计10人进行了经验交流和互动探讨。
3月2日上午举行了两场班主任研修工作坊活动,分别由李家成和施莉莉、林进材和白芸主持,参与项目的班主任围绕着“本次‘你好,寒假!’研究针对什么问题?”“本次研究形成了怎样的成果?”“如何拓展、推广?”“如何继续深化研究?”进行了小组研讨和提问解答。四位主持人结合老师们的提问,进一步地阐明了“你好,寒假!”项目的价值旨趣以及“共生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李家成鼓励班主任们以真正的实践、踏实的研究、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来推动学生假期生活的变革,形成多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以一种生命自觉的方式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
林进材强调了班主任老师应当关注教育的实质性与长程性,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进行教育活动的规划。白芸就各位老师在“你好,寒假!”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了理念和策略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并强调了初中、高中与小学在这一项目针对性上的异同,如何体现各阶段学生成长需要的适切性,鼓励大家不断探索提升项目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深度。(关于会议的简介转摘自公众号文章)
而我参加了由林进材教授和白云教授主持的这一场工作坊的,在这期间,我也看到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工作负责人或者班主任们在进行研究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也是带着困惑来的,而我的困难也好像不是困难了,只要更投入,更重心下移,倾听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前期策划更充分,一定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的。
此次会议,我还意识到,在终身教育的视界下,教师的学习与发展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微系统。学校的发展核心是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向应该是成长自己,成就学生,发展学校。
此次会议,提倡“提供家长学习的资源和平台”,“树立家长学习的榜样”,“让孩子成为家长学习的陪伴者和促进者”等观点。与此同时,我明白了提升家长终身学习意识需要“教师示范引领”。这次在“你好,寒假!”假期变革过程中,我对于如何评价学生活动唤醒家长的学习意识等经常感到词穷,这也是和我自身素养有关,所以,更坚定了我深度阅读的决心。
此次会议,还有幸得到了安徽六安的刘茜老师的指导,她用她的成长经历告诉了我们她作为“乡村班主任”学员写读书后感的陈痛和如今的成果其实是成正比的。在交谈中,她很欣赏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同时也指导我们如何将活动表达出来的方法,真的非常感恩!刘老师写读后感的方法,也值得我学习,或者说应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是的,我反思自己上学期从“你好,暑假!”推进到周末的社团活动,“你好,寒假!”继续开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每一项目活动看上去都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如何去挖掘这些活动中最大的育人价值?或者说这些活动最大的育人价值在哪里?学生成长了吗?学生的成长体现在哪里?用什么方式把学生的成长呈现出来?我的成长又体现在哪里呢?我如何把我的成长表达出来呢?这真的是我迫切需要提升的,唯有从行动开始。所以,今天写下了这一篇,中间还摘抄了公众号文章。但对于我来说,也是点滴的进步。走在长的道路上,心里是很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