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 读书笔记

诞生于19世纪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却充斥着现代元素。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各色写作技巧,很多文学评论家也因此称这部小说在结构上有些散乱。那个全知全觉的讲述者便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小说中的思想与感受大多与作者有利害关系,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无所不用其极的这种写作怪癖却让他自己也仿佛变成了小说中的人物。

《卡拉马佐夫兄弟》对后世的部分文学与哲学巨匠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称其为“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喜欢她的理由是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通常也被认为是作者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

该书改编自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弑父案件的法庭审判。整部小说有两个层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情欲、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

《卡拉马佐夫兄弟》对于“罪恶”这一主题的把握,隐藏在人物性格的潜性“罪恶”之中。从显性层面来看,可以知道费多尔的累累罪行,能了解德米特里的邪恶个性,能看到斯麦尔佳科夫的罪恶本质。但事实上,其他人物性格中也存在潜在的“罪恶”。被大家视为“翩翩公子”的伊万,憎恨吝啬好色的父亲,也厌恶流氓霸道的兄长,常常“盼望一个混蛋把另一个恶棍吃掉”。小说中作者极力维护与打造的“天使”阿廖沙,虽然自小到大都很善良,但不可避免地在内心深处也有“罪恶”的因子。例如虽然他将弑父欲望压抑和转化成了对上帝的信仰,但也在伊万的影响下发生过短暂的动摇,甚至最后驱使他放弃了阻止兄长以父的念头,从而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

在陀思托耶夫斯基的世界里,自由主题与罪恶主题联系紧密。在他看来,“没有自由,恶就是无法解释的;恶出现在自由的道路上,没有与自由的这一联系,就不存在对恶负责的问题,恶是自由的孩子”。因此,在小说中,这两大主题虽各有自己独立的体现,但在表面文字的暗流下,二者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

前苏联文艺理论家格罗斯:“如果站在艺术家本人立场上,按照他自己制定的结构去评价《卡拉马佐夫兄弟》,那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乃是对他艺术道路的真正总结,对他的艺术创作经验的完整概括,是把长篇叙事小说扩展为长篇史诗的尝试。陀氏在垂暮之年,以其旺盛的精力和意志创作了一部类似悲剧大合唱的纪念碑式的小说,这部小说成了他整个朝气蓬勃的创作活动集大成的多声部的尾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