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去寻找自己的可能

图片发自App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卢风保老师约我写一本书,也许是卢老师对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比较感兴趣吧,他希望我梳理一下自己二 十多年的教育生活史,好与更多的人分享,我“勇敢”地答应下来。

之所以不是很自信地答应下来,是因为我曾有过几次想把自己走过的六所学校的成长故事做一次反思与总结的冲动,以便自己再次走上更加美好深邃的成长之路,但总不知从何处着手,因感觉都是些零散的经验。所以犹豫,还有是怀疑自己的思考与行为,真正能够给年轻人的成长以启迪吗?我不敢妄论,或许我们会因文字而相遇,促成生命中的相互成全吧。

每天下班回家,我就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脑,按照卢老师给我的写作提纲,从1992年7月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时刻起,从山东到北京,一所所学校,一幕幕教育生活情景,便浮现在脑海里。时光如梭,人影如星,成长的纠结、蜕变的痛苦、收获的喜悦,伴随着情感之流,在灯光下,被双手,自然地敲打出来,更确切地说,是从心灵,自然地流淌出来。

每一次成长之际,我都会遇到一些贵人,他们总会在我需要他们的时候,如期而遇。

我的一届届的学生们,他们是我成长的源泉,他们对我的尊重、理解与支持,甚至是对我的误解与挑战,都会及时催动我进行慎独回味,让我懂得了“遇到教育困境,观念需要自我重建”的道理。

我的所有同事们,他们是我成长的伙伴,离不开他们的精心照料,生活上、工作中、课堂上、研讨中……,他们的激励与批评点亮了我成长的心灯,让我能够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去突破教学难点,解决课程热点,寻找教育创新点。

我的那些单位以外的朋友们,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着各自的生命背景。他们皆是我的成长导师,不知是何原因,他们对我总是倾力相助。他们虽然是一些“散落”的人,但是因为共同的志趣与使命,却总会与我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相聚,他们是我成长道路上相逢的高人真人。与他们在一起,可以营设相互激荡的读书思考氛围,我能获知他们的见解和思想,能检验自己的观点和逻辑。   

还有我的学生的父母们,他们也是我成长中的相助之人,看到他们因我的努力而改变了孩子的哪怕一点点的事情的感激之情,看到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而与我共建和谐班级的志愿精神,我会由衷地萌发一种力量和信念:我的工作的确是伟大的,我必须热爱它!

我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作、喜欢课堂。我感恩我所阅读过的书籍和文章,感恩这些书籍和文章的著者或译者,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精妙思想与有效实践,给了我灵感,让我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拥有了安顿宁静与睿智的灵魂。

因本书引用了很多教育专家与一线老师的智慧与成果,在此我衷心地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我也要表示对我家人的感恩,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便没有多少精力与时间做我想做的事情,做好我喜欢做的事情。

其实,成长的秘诀在于对万事万物的感恩与敬畏,万事万物都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只要以一颗坦率的心,一定看得到事物的优点,然后以此为契机,去读一本书,或者去听取他人的经验,或者当场启程前往某处,让自己更深入地学习,长久下来气度就会增长。

《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有这样的观点:“人的成长需要灵魂与智慧和谐发展,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功利的技术和专业等方面的学习,更应该关注灵魂、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之所以有感触,源于它契合了我的生命成长的本质。     

一个人不想读书,不想成长,将永远无从知晓自己真正的能力所在,也就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成就。

历经三月,书稿终于完成,掩卷沉思,“成长”两个字总也挥之不去。成长永远在路上,愿我们一起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是去寻找自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