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303天,14.2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03天

原文阅读:

14.2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讲解:

孔子说:“士如果贪恋乡居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称为士了。”

启发思考:

        士,即子贡、子路所问的士。怀居,即《左传》所谓“怀安败名”的“怀安”。居字所包甚广,凡宫室之安、口体之奉皆居也。怀居,是贪恋留恋乡居安逸的生活。士者,事也。既名为士,则顾名思义,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怎么可以贪恋安逸呢?

        孔子说,士志于道,居不求安,因为他的志向很大,如果贪恋安逸生活,念念不舍于宫室器物之美,沉湎于声色货利之私,那就不是士了。

          真正的士人是不应该只在居室里盘桓,在家中空发议论的,不能满足于乡居安逸的生活。只有那些小人才拘拘于自己的乡土,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做个自了汉。

        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使命在身,眼光远大,不可不弘毅。士人应该走出去,去周游列国,去遍观天下。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栖栖一代中”,不是为了饭碗,不是为了当官,为的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为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周游列国,碰了许多钉子,可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可以说是席不暇暖,奔波一生。最后他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夫子对士提的标准,要求学生们做到,他自己首先做到了。

      “怀居”或“怀安”,是所有人都期待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又象征着败与亡。任何事物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个人与家国,才见志满意得、欣欣向荣,便见穷途末路、坍塌崩溃。

        明代《幼学琼林》里面说,“求田问舍,原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有志之士,终身进取,不要追求安全感和舒适感。士不拘于眼前,着眼于长远,于静中见动,从繁华看到危机,是难以安逸的。只是,人总是有着求安宁的本能,尤其是中年以后。一旦生“怀居”之心,所谓天下关怀,多半只能宣之于口,士已不复为士。

          所以,孔子对士的要求是永远保持坚定的志向和进取的精神。人要永远前进才有活力,所谓享受生活,不再进取,就如同新陈代谢停止了,身体也就腐烂了。不能把自己弄得很舒适,因为舒适的后面肯定潜伏着无聊和懈怠。上海大陆新村九号,鲁迅先生温暖、窗明几净的家中,书桌前却从来不放软椅。“心事浩茫连广宇”,“月光如水照缁衣”。战士鲁迅永远是战士,深夜一个人喝闷酒,守着伟大思想家的宿命般的孤独,却从不放弃进取和努力。

        孔子倡导的士的精神传承千年,今天的人们也一样,要始终有能冒险肯进取的精神,不让自己陷入安逸的舒适区,保持一定的不安全感,才能真正有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303天,14.2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