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巨头的碰撞

喜欢历史的同学一定会注意到一个问题,春秋五霸的称呼楚国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根据《史记》对春秋五霸的定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别人都是公,为什么楚国是王?

这里要从楚国的历史说起了,楚国参加GM工作比较早,在周文王时代,鬻(yù)熊同志就带着部落ALL IN了A轮(姜子牙那波属于天使轮)。《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鬻熊同志不姓鬻,姓芈,是季连部落的酋长。说到芈姓,大家一定会想到《芈月传》,后面还会有文章谈到她。在周成王时代,熊绎接受子爵的封号,建立楚国。后面我们看史书,楚国的国王都叫熊X,之前的文章讲过当时姓氏的规则,所以楚王都是芈姓熊氏。屈原也是芈姓,屈是氏。姓用来标记血统,氏则是用来区别家族分支的贵贱。

虽然楚国在周取代商之前就加入了创业团队,但那时中原才是主流文明,各种高端玩家聚集,南方汉水长江流域在当时还属于未开化地区,大家看这里的居民就跟看动物园大猩猩一样。可是历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原的诸侯离天子太近是一种优势也是束缚,毕竟各路诸侯面对周天子都是平等的,像郑庄公虽然牛B到连天子都打了,边上的诸侯就算打完了,也不能把别人灭国。可是对于楚国来说,就没这个负担。虽然被中原上等人看不起,但毕竟是有正式编制的!周围一片没有编制的野蛮人,灭的灭吞并的吞并,不会有任何国际舆论压力或武装干涉。毕竟你邻居踩死一只蚂蚁你不会说什么,或者上海动物园猴王争霸你也不会掺和吧?就这样楚国慢慢做大做强,成为南方一霸。毕竟南方都是未开化地带,消化吸收开发需要时间。而往北汉水流域的各诸侯显然就变成肥肉了。

楚国的拳头虽然不小,但是心理上的自卑无法消除,希望得到周天子的进一步认可。公元前706年,楚国讨伐随国(今天湖北省随县),随国说我没什么错你凭啥打我?楚武王熊通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我蛮夷也。大家普遍把这句话理解成楚国说自己是野蛮人,我是流氓我怕谁?不接受你们中原礼法的约束。但是我们把原文展开看,整段话可以称得上是神回复,完全占据了大义的高度。《史记·楚世家》记载: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我蛮夷也”指的是我住在蛮夷聚集的地区,如今礼崩乐坏,你们中原的诸侯背叛王室天天打来打去,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我愿意带着军队来中原参与国际事务,替天行道。但是周天子要落实一下我的政治待遇。毕竟按公侯伯子男的排序,比如郑国、齐国、鲁国都是伯爵,再加上地域歧视,楚国觉得自己子爵的待遇很受委屈。这段话给随国的意思就是我打你是因为我要进中原你挡道了,如果你愿意帮皇军带个话那就好商量。随国国君秒懂,虽然知道王室不会让步,但楚国的拳头是摆在眼前的,所以还是带话去了,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该走的流程都走过了,接下来想干嘛就干嘛了。熊通同志给了自己一个合法性解释:虽然当初没有获得跟贡献匹配的封赏,但楚国历代领导人还是努力的去平定蛮夷,传播文明。既然组织上不愿意承认楚国的贡献和努力,那我就单干了。然后就自称楚王。随国一看,楚国这么搞组织拿他没办法,算了,以后跟着楚国混吧,从此成为楚国的仆从国,直到公元前339年才被楚国正式吞并。

我们古代对各方向的野蛮人有不同的称呼,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与楚国一样,齐国不在中原核心地带。广阔天地正好大有作为。齐国也慢慢猥琐发育起来了,后面齐桓公的故事大家都懂。虽然两个巨头不直接接壤,但是对中原的野心,注定两个巨头一定会迎头撞上。由于管仲的辅佐,齐国国力蒸蒸日上,并且开创性的确定了尊王攘夷的基本争霸策略,扛着大义的旗帜聚拢了一票小弟,成为中原武林盟主。

正因为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楚国自行称王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必须找机会教育一下。但齐楚之间毕竟路途遥远,称王这事周天子也没发什么声音,直接冲过去打一顿显然是不行的,必须等待机会。

机会等等总归有的,而且是因为一个女人!地处中原的蔡国如今已经江河日下,春秋无义战,诸侯争霸刀枪无眼,当时的国君蔡穆侯只能通过不断联姻获取安全保证。齐桓公之前娶了王姬(周王的女儿)、徐姬,但都是没有生小孩就早逝了,然后蔡穆侯就把妹妹蔡姬送上了。蔡姬年轻漂亮,性格活泼,自然得到了霸道总裁齐桓公的宠幸。有一天桓公与蔡姬一起在湖上荡舟嬉戏,蔡姑娘自然要表现出天真活泼的一面,明知桓公是个旱鸭子,故意把船摇得像遇到了十二级风浪。桓公表示我年纪大了扛不住了,可蔡姬小性子起来哪里肯停。好不容易上了岸,做为霸道总裁的齐桓公怎么能忍受自己的权威被人挑战,蔡姬就被一脚踢回娘家去反省错误了。回娘家这事在春秋时期性质不一样。春秋时贵族女子出嫁后,除非父母亡故,否则是不能回家的。如果父母健在的话得娘家人来接才能回去,平时是不能擅自回去的。所以在蔡侯看来,这是齐桓公要离婚,还把蔡小妹遣返回来了。哼,既然你老齐不要,还有楚成王这条大腿加舔狗(《东周列国志》说是嫁给楚成王了,存疑!),然后蔡小妹就风风光光的改嫁了。

蔡小妹走了没多久,距离产生美,齐桓公小白同志又开始茶饭不思了,还是接回来吧。可是等使者到了蔡国发现一切都晚了!做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首席霸道总裁居然被妹子甩了,是可忍熟不可忍?但是做为政治家,马上嗅到了一个机会,一个教育楚国的机会。因为此时楚国正好攻打郑国,从大义的角度必须出兵救援。齐国虽然是霸主,但之前真刀真枪的较量比较少,基本是都是拉上兄弟们靠数量一起以德服人,对自己的战斗力不是很有信心。但好死不死蔡国是楚国的仆从国,我干不了你爹还干不了你?顺便把私仇也报了。于是立刻组织多国部队,以救援郑国的名义先把蔡国锤爆了,活捉蔡穆侯。大军顺路就来到楚国边境上了。

既然来都来了,不好好教育一下楚国是不行的。楚国虽然在南方横着走惯了,但是面对霸主带领的多国部队也秒怂,立刻把进攻郑国的部队撤了回来。然后派使者屈完去多国部队大本营探探口风。“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楚人到底还是南蛮,开口比较粗俗。老哥你在北面,我在南面,就算牛马发情追逐也跑不到一块啊?今天突然来我这里几个意思啊?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大军从齐国淄博出发,到河南上蔡的直线距离接近700公里。根据对等原则,管仲出来应对了,回答也是很有技巧。先明确了自己出兵的合法性源自周天子的授权,当年周天子给我们先王鞋子、宝剑和口头传达,东南西北,不管什么级别的诸侯,只要有犯错的我们都可以代表天子去征讨。然后又抛出了两个战争借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大明王朝1566》里有一句话很说明问题: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打不住。管仲的两个借口都是这样。我们来分析一下:

  1. 楚国原来负责进贡专门用于过滤酒的茅草,结果很多年没有进贡,导致影响周天子王室的祭祀。说这事小吧毕竟过滤酒的方法不止一种,说大吧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影响祭祀是个原则性的问题。

  2. 周昭王当年南征没回来,这事我得好好问问。说起周昭王,那又是另一个故事。当年为了获得南方的矿产资源并巩固的统治,周昭王组织了多次南征,楚国也在打击范围之内,毕竟不听话的都要教育一下。前几次军事行动都获得了成功,可是最后一次天子在路上驾崩了。说法有好几种,一种是楚国人造的船有问题,在汉水解体导致淹死(当时的民间主流说法);也有说战利品太多过桥的时候把桥压垮出交通事故了;还有记载遭遇恶劣天气损失惨重的。虽说当时楚国还小,事法地点不在楚国境内,但出事的汉水现在是你的地盘。事关天子,你得给个说法!

这两个问题换一般人还不好回答,但是这难不倒屈完大夫啊。第一个问题认怂好了,没什么实际损失,我们还是尊重周天子的,回头马上组织把贡品补上。第二个则是神回复:君其问诸水滨!就是你去水边问问滔滔江水,他们对这事最清楚了。好比驻阿富汗美军把物资卖了,然后报战损。审计师来了,我说多少是多少,不服的话去TLB那里查账盘点。

第一轮外交PK之后,齐国觉得政治目的没有达到,大军继续前进,楚国也忙着集结部队。但是大家之前相互没有交过手,一个习惯数人头吓唬人,一个习惯拳打幼儿园欺负周边小朋友,都担心自己军队不是硬碰硬的料。双方于是又展开了第二轮外交斡旋。楚国派出的使者还是屈完大夫,齐国则还是数人头的老规矩,在欢迎仪式上组织了盛大阅兵。齐桓公说牛不牛B?谁要不服就干他丫的!虽然楚国读书少,可是人不少啊。而且多国部队远道而来,楚国主场作战。屈完就回答:我们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Who怕who啊?

考虑到楚国态度端正,不仅从郑国退兵还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蔡国也被狠狠揍了一顿,齐桓公基本达到了出兵的政治目的,于是大家一起赌咒发誓了一把,说要好好团结和平相处,把齐桓公的统一领导下,把尊王攘夷事业继续发扬光大。多国部队到楚国公费旅游一圈,没废一兵一卒就以德服人让楚国端正了态度,大家愉快的回家了。楚国也很满意,霸主领着多国部队气势汹汹杀来,没废一兵一卒,也没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嘴皮子动动就把人给说回去了,也是值得吹爆。至于可怜的蔡穆侯,毕竟是个有编制的诸侯,也是天子的亲戚,考虑大家纷纷求情,齐桓公就大度的挥挥手下不为例回去吧。

后续:

  1. 王姬、徐姬、蔡小妹都是齐桓公有正式编制的夫人,可是一个继承人都没有生。反倒是小老婆如夫人们生了一堆儿子,这就给后面的内乱埋下了伏笔。如果夫人有孩子就很简单,按年龄排序从嫡长子开始排队。可是没有嫡长子的话,这门道可就多了,你妈有多受宠爱,你是不是讨你老爸喜欢,你外公和舅舅们的拳头是不是够大,这么多因素叠加起来既不能定性又不能定量,显然是要乱套的。果然齐桓公死后就爆发了内乱,最后靠着宋襄公两次出面主持公道,终于让原来的法定继承人公子昭顺利继位。
  2. 楚成王虽然迫于多国部队的压力收敛了一下,但是对文明的渴望是不能抑制的,只要活着就要北上争霸中原。公元前633年,晋楚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楚国令尹子玉被自杀。这次战争还留下一个著名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为报答当年流亡时楚成王的收留和支持,说以后打仗的时候我先主动撤退礼让,如果还不能让您满意,我们再刀枪相见。对于楚国来说这次战败只是后来晋楚争霸的一个序曲,双方后来在中原大地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会战,倒霉孩子郑国成为了主战场...
  3. 人到了老年总会有点神志不清,楚成王想废黜商臣另立太子,结果商臣搞定宫中警卫造反逼死成王,继承了他老爸争霸中原的事业。商臣的儿子则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也就是那个问周天子使者九鼎有多重的那个哥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马牛不相及,巨头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