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虎年五月廿三----人生感悟与劝勉2》冬冬撰文与摄影2022-06-21

《壬寅虎年五月廿三----人生感悟与劝勉2》

                冬冬 撰文与摄影

                  2022-06-21

凌霄花-冬冬原创摄影

                            一

今天是夏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位列第十,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夏至点,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预报着夏至到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烦恼变短,快乐变长;霉运变短,好运变长;工作变短,休息变长;距离变短,情谊变长。悄无声息骄阳照,天天都是艳阳天,福星高照没有边,健康快乐永相连,清凉冰爽润心田,祝夏至快乐,清凉一夏!以此同时夏至到来,让清风卷去惆怅,送去舒爽;让细雨荡去闷热,捎去清新;让冰块冰镇忧烦,消退暑气;让清凉沁入你心,快乐度夏!祝君夏至快乐,惬意逍遥!

                          二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发现了大自然的四季更迭等,逐渐认识到一年中气候、物候的变化也有规律可循。在每天的黄昏时候观察北斗七星,人们发现在不同的季节,“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为指示季节的星空标志。如《冠子·环流篇》中写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几乎直射北回归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据陈希龄《恪遵宪度》解释[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在夏至这天正午时分太阳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奇景,“立竿无影”现象只发生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三

至此关于“夏至”的两个不得不知的知识点来了,“北回归线”与“正午太阳高度”。

    1.何谓“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26′(一般可估算为23.5°)的地方。北回归线是一条重要纬线,其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五省区。北回归线是一条具有多学科意义的天文气候特征的纬度线。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北回归线的纬度值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它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自然地理现象。

北回归线又名夏至线,每年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90°)时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北回归线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只是在北纬23°26′±1°的范围内变化。在1976年第1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决定将2000年的回归线位置定为23°26′21.448″。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 何谓“正午太阳高度”?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即从太阳直射点地(此处为90°)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减少的度数等于当地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一南纬、一北纬地区的差,为其数值之和)。

        静逸轩主笔于照壁山南麓

                壬寅虎年五月廿三

                      2022-06-21周二夏至

                              气温22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壬寅虎年五月廿三----人生感悟与劝勉2》冬冬撰文与摄影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