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我们还剩下什么?

图片发自App


  再有二十天左右,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面对这一年度大戏,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经历过的人忙着缅怀已经逝去的青春,没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人,或蓄势待发,或焦头烂额。然而,当6月的7号、8号过去,追忆青春的浪潮过去,剩下的,究竟还有什么?

  那些在高考结束之后“放飞自我”的童鞋们,都在宣泄着这三年来的不满和压抑。但是当这三个月的假期结束后,拿着录取通知书的他们,又要面对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呢?

  初入大学的憧憬很快就就会被不安和迷茫所替代,大学四年,究竟该如何过呢?看到一些鸡汤,常常都是“写给迷茫中的年轻人”、“給迷茫又不服输的你”,问题是,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一篇文章是否真的可以给人指明方向?有多少人在大学毕业之后,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去往何处?

  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多得数以千万计,大学生们又如何能从这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呢?佛系青年可能只想过平凡人的生活,可问题是在现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已是不易,想要过平凡的生活,太难。

  家长们认为,过了高考这个坎儿,大学就没有这么累了。可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劳永逸并不现实。那些名校的童鞋,大学的生活过得比高中还累,几年下来,人与人的差距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刚高考完的童鞋忙着“放飞自我”,而学校已经投入到新一轮的高考大战之中。

  我就读的高中,高三的教学楼挂满了横幅,全部都是满满的鸡汤和鸡血。等高考成绩出来,倘若学生成绩不错,学校和老师就会用那些学霸们的事例去激励新的高三学生。倘若考得不好,那下一届高三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有时候看到有的地方甚至让高考状元去游街,可能是出于自豪,或者是炫耀,但终究还是满足了虚荣心。可头顶状元光环的那位童鞋,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身边牛人云集,他是否能接受这种打击?

  昨天看了一则新闻,是去年3月份的,河南濮阳一高的尖子生用刀行刺两位室友,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受重伤。这所学校和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相差无几,也是全封闭式教学。行凶者李松有一次考试考了560分,被刺者考的都是600分以上。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恐怕学校和家庭都难以推卸责任。所谓的重点高中,究竟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还是为学校贡献分数的学习工具?

  如果为了考名校,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入名校之后的这些学生,能否具有名校所需要的那些素质呢?相比较普通人,他们确实很厉害,他们的坚持和毅力也让人佩服。但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看过网友分享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坐出租车,聊到了名校毕业的谁谁谁现在日子过得多好多好,然后听见司机师傅说:总觉得清华北大毕业的,跟我们不太一样。觉得他们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意思差不多就是这样)

  社会的急功近利、学校的严格管理、家长的殷切期望,让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大多数都是被学校和家长推着往前走。一旦推力消失,他们能否找到自己正确的路?

  高考,是每个人青春一道无法抹去的痕迹,留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但当高考过去,回忆浪潮退去之后,我们看到的还有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过后,我们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