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思考了“为什么”

猫叔昨天分享的牛人求学课(基础版)给我们重磅支出了五大绝招,而始终盘旋在我脑中的是各种“为什么”。

一、我为什么没能利用碎片化学习?

仔细回顾了自己日常的学习经验,我发现,我的主要学习方式还是整块时间学习,而这没什么好庆幸和骄傲的,因为我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而我也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来解开自己不得不拿出整块儿时间来学习带来的矛盾,但是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因为碎片化的学习时,我无法快速进入状态,学习效率低,这使我很焦虑,所以索性就放弃了。

听猫叔的分享,我忽然意识到,我把碎片化学习的方法用错了地方。

首先,碎片化的学习更多地应该用在平时的积累上,而不是一个很棘手,时间紧迫的事情上。

其次,放松心态,才能更好更快地进入状态,而且一天下来也不会因为神经紧张而筋疲力尽。

最后,碎片化学习,不是学习一些碎片,有主题地学习积累,并不断输出系列文章,不但能够有利于提升自己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我为什么还没有学会分享自己所学?

猫叔说,把自己榨干,不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可以激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猫叔说得特别对,猫叔也不是一次两次这么说了,甚至周围有很多老铁也都已经这么做到了。

可是,我还没。

说起来真的很耻辱,自从猫叔说要列“践行清单”,我热血沸腾,觉得猫叔简直太智慧了,所以我也去列践行清单,可是我发现我列的太多了,可是我都忘了,该做事情的时候,自己的局限又都出来了,切断了自己与当初的践行清单的链接。

所以,我还是那个我,那个没有写践行清单之前的我。

因为,我忘记了,践行清单不是目的,践行经历才是。

三、我为什么进步这么慢?

因为被动,我埋头于读书写作,却迟迟没有像牛人学习,所以我进步特别慢。

因为被动,我始终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不愿突破,所以我进步特别慢。

因为被动,行动力跟不上行动清单,也不愿意死磕自己,所以我进步特别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只是思考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