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观后

传染病海报


《传染病》是美国2011年,导演史蒂夫•索德伯格的一部影片。片中奥斯卡大腕云集,但都戏份不多,演的小人物,没有主角光环。主角应该是看不见的病毒。

个人认为,大腕牺牲自己,宁做绿叶,是为了用自己的强大票房感召力,为全球人类做一次病毒传染病的科普。美国微生物学会大力推荐此片。

影片平铺直叙,平淡的有点像纪录片,科普片。也许是为科学,牺牲了情节,当年电影评分不高。但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应该是同类影片中的冠军。

此片的科学顾问是美国著名病毒及流行病专家,被称为“病毒猎手”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W•lan•Lipkin 。曾在SARS最严重的时候,携带试剂盒来到北京。这次武汉疫情,他再次来华合作。是最早得到我国信任的西方科学家。

片中的顶级实验室BSL—4,很长见识,因为是很多科学研究人员都没有见过的。

在今日中国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再观此片,影片拍摄的科学严谨性,真实模拟了高危传染病的爆发控制过程。比一些过分注重故事情节的同类影片,更具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故事按时间顺序叙述,直接从第二天开始,留下第一天的起因,作为底牌在影片最后亮出。

美国第一例患者,是一家大型公司的管理人员贝丝,她去香港出差,曾出入赌场。返回美国时在芝加哥等待转机的几个小时里,与情人强尼偷情。机场酒吧小酌时,已经出现干咳,不舒服症状。她以为是飞行累,时差问题。可是回到美国家中,感染了儿子,在第四天她与儿子迅速死去。机场服务员通过银行卡接触,也被她感染。赌场的各国游客被感染,将疫情带到世界各地。

香港九龙一名在餐厅打工的年轻男子,坐船和公交回家时,已出现被感染症状。她老婆带他骨灰回老家广东,又感染了中国大陆。

伦敦,一年轻女子在去酒店的出租车上,已经感染,很快死在所住酒店浴室。

日本东京,贝丝情人强尼乘坐航班时,已经发病,整个航班被感染。

随后几日,疫情迅速在世界蔓延,几何裂变,2到4,4到8,8到64,64到4096………太可怕,很快成千上万人。

美国疾控中心对这种病毒一无所知,只知道病毒包括,蝙蝠和猪的基因序列。通过接触传染。

第十二天,全球已经800万人感染。

第十四天,预计7000万人丧生。

第十八天,死亡人太多,装尸体的袋子都没了。

第二十一天,病毒变异,预测全球会有十二分之一的人感染。约5.8亿人。

第二十九天,才研制出疫苗。但用于人体实验,大批制造,临床应用还需很长时间。女博士不惜以身试药。

直到第133天,才生产出,第一批疫苗。谁先接种,还需要摇号决定。只有上层特权人群,才能直接优先拿到疫苗。其它人还需在家中继续隔离。

全部接种完,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好漫长,也许在等待中就死掉了。

电影最后才揭示,第一天发生了什么,原来疫情的根源,是人们开垦林地,推倒了香蕉树,导致香蕉树上,正在吃香蕉的蝙蝠,一路飞到了一个猪圈。

猪吃了倒挂在屋顶,蝙蝠嘴里掉下来的香蕉,成为宿主。厨师和猪接触,从而感染病毒,然后没洗手又去和慕名而来的贝丝握手合影。

人类破坏环境,伤害动物,因而感染上了新的疾病,瘟疫爆发,这就是因果循环。

灾难影片中,毫无例外都有光明与阴暗两个方面的对比。有打砸抢,有罢工,有谣言,有欺诈,有浑水摸鱼。也有冒生命危险的无私奉献。

例如:为了疫苗,违抗命令,冒生命危险在BSL—3实验室,成功培育病毒的萨斯曼医生。(影片中BLS—4级实验室才可安全培育)。他本可以借此发财,但无偿献出。

为了尽快用于临床,以身试药的女博士艾丽。

鞠躬尽瘁的疾控中心情报人员米尔丝医生,因为飞往疫区,指导防疫工作,寻找感染源头,太累了,免疫力下降而被感染。死于自己筹建的体育场隔离中心床位上。

还有把自己疫苗让给清洁工儿子的官员。但此官员也在疫情封城之前,打电话让自己妻子开车逃出去。而妻子又告诉闺密,闺密又……,从而引发市民恐慌。

社会的阴暗有:丢下病人,遇事就罢工的医护人员,罢工不维持治安的警察,罢工不清理垃圾的工人,欺骗误导民众,发灾难财的网络大V,食物缺乏时,明抢女人的壮汉。药店里打砸抢的民众………

看完电影最丑陋的一面,我默默的决定,平时一定注意囤生活必需品。因为影片中,最后货架空空,民众没有吃的,靠每天排队领救济食物。而食物有限,很多人没有。前面领到的,会被没有的强行明抢。好可怕,人到了为了一口食物,拼体力暴力时,不是一点尊严都没有吗?与动物何异?

我买了大量瓶装水,大白菜,胡萝卜,洋葱,土豆等耐储存的蔬菜。卫生纸,方便面,银耳木耳香菇等干货,干面条,大米等。多买绿豆,黄豆,可以没菜时,自己生豆芽。油盐姜醋茶也备上。还有消毒液,洗漱洗涤用品,有备无患。但愿永远用不上才好。

简易防护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染病》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