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抢走他手中的鸡蛋

为什么大多数人面对无微不至的关心的时候会心生厌烦?

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可以找到非常多的理论来验证,比如说中国人常说的,一斗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

也可以从心理上来说,人们总是对得到的关爱,觉得理所应当,最后甚至反目成仇。

但是我其实今天只想说的是一个经济学效应,叫做鸡蛋理论。

上世纪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发现,他们的蛋糕粉一直卖不好。研发人员对配方不停改进,用户就是不买帐。这问题难倒了食品公司。

最终,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发现,蛋糕粉的滞销,真正原因是,这种预制蛋糕粉的配方配得太齐了,家庭主妇们损失了“亲手做的”那种感觉。

于是欧内斯特提出: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这个想法被称作“鸡蛋理论”。虽然这为烘培增加了难度,但家庭主妇们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蛋糕,才算是我“亲手做的”嘛。蛋糕粉的销量获得了快速增长。

它来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

这个效应有时候也被称之为宜家效应,也是宜家让顾客手动安装家具,获得获得感的一个效应。

但是其实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获得的东西太轻易,如果我们没有投入的话,我们就不会珍视这个东西。

就像歌词里说的,得不到的才要更加爱,越容易得来的越会不理睬。

所以说你为什么讨厌无微不至的关心,就是因为你获得了这个蛋糕粉里面是加了鸡蛋的,但是你其实你想要不是这样的蛋糕粉,你想要的是自己往蛋糕粉里加鸡蛋的快乐。

当你被关心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温暖,但是当你被误为不值得关心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丧失了控制自己的权利,你会觉得这个关心你的人在夺走你手中的这个鸡蛋。

所以在现在社会,包办是永远不要做的一件事,因为包办看起来是一种负责,其实是对他人人格的一种不尊重,尊重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他独立选择的空间,让他自己往蛋糕粉里面加鸡蛋,哪怕最后这个蛋糕做不成了,他或许会好,这件事为什么失败了,但是他反而会感谢你给了他加鸡蛋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抢走他手中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