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13)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图片发自App

    《道德经》第一章赏析

            ――牧童对第一章的认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牧童认为“道”是可以描述的,是有变化的;“名”是可以表述的,是有变化的。此处的“常”“恒”是平常存在的状态,不是常见的状态就一定是有变化的。苦县的饮食与镐京的饮食是不同的,气候也不同,衣饰也是不同,说话的腔调不同,地里的庄稼山上的树河里的鱼都是不同的,可大家都生活着。只是或体制或气候或交通影响到生活质量不同而己。能以西岐的生活为标准版说鹿邑的生活特点?理解了李耳的旅居(或客居)历史再来理解他的思想主张是很有必要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牧童认为:李耳是指自然界是久远的存在,地老天荒时就有,一开始咱不认知,后来给起了名字,这样才慢慢地认识,才开始了解这个世界(自然界)。母亲是伟大的,母亲孕育了生命。是有李耳以有名为母,是说认知自然是以“有名”始。噼如这个植物叫树,然后大家就少了这个那个啥而统一称树,再后来目科属门纲就出来了。如同小时老有玩伴难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答鸡,笑我鸡是由蛋孵化出来的,答蛋,笑我蛋是由鸡下的,困顿了多年的问题,在今天有了答案。先有鸡后有蛋。给一动物起名为鸡后才关注鸡下蛋与否,蛋是鸡下的,因此这蛋叫鸡蛋。先有蛋?这是啥玩意啊,不说怎么孵化,算是孵出了小鸡,是以蛋命名鸡?那鸡叫什么?所以,“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里这似乎已有了“意识”与“物质”的雏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牧童以为这是在教给我们认知自然的方法。即“用心去观察自然界,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一些规律”。“无欲”是睁眼可见,“有欲”是用心体会。“徼”是收获之意。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树还是那个植物,现在叫树,长犄角能耕地的那个啥,现在叫牛。这个世界(自然界)啊很奇妙,正是因为奇妙,才以“有名母始”,处在这自然界中,接近她了解她认知她的方法就是“用心体会,探索奥妙,摸索规律,终为我用”。初步指出异名同谓的“物质”属性,有名天地之母的“意识”属性。如“桔生淮南为桔生北为枳”,植物还是那植物,应物候变化果实就变化了。香蕉在适生区又大又香,至汉中则长树开花不见果叫芭蕉,秦岭北就不见了。“树种”还是那个种,结果就不同了。要是不了解物侯又怎知原是同宗呢?“众妙之门”的众妙是自然界,这个门呢就是“探索、求实、致用”。为什么这里要用上致用一词呢?唯有“致用”才会传世才会更被认知。

        牧童认为这章是八十一章的总纲也是《道德经》思想体系的纲,说的是“道”表的是“道”。道是什么呢?道就是泛指自然界(包括人、人与人间的沟通配合)一切存在的物质形态。道显得宽泛、奇妙,至今我们仍在探索着,仍有许多未明的地方和现象。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牧童眼里《道德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