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第四周

ARTS是什么?
Algorithm:每周至少做一个leetcode的算法题;
Review:阅读并点评至少一篇英文技术文章;
Tip/Techni:学习至少一个技术技巧;
Share:分享一篇有观点和思考的技术文章。

一、Algorithm

问题:求语法中的第K个字符(中等)
在第一行,为0,接下来的每一行,都按照这样的规则生成,上一行的0变成01,上一行的1变成10。

给定行数N和下标K,返回第N行中的第K个字符(K的起始位置为1)

Examples:
Input: N = 1, K = 1
Output: 0

Input: N = 2, K = 1
Output: 0

Input: N = 2, K = 2
Output: 1

Input: N = 4, K = 5
Output: 1

Explanation:
row 1: 0
row 2: 01
row 3: 0110
row 4: 01101001

解法一:第一反应是一行一行算出来,然后返回第K个字符

class Solution:
    def kthGrammar(self, N: int, K: int) -> int:
        
        ans = []
        ans.append(0)
        for i in range(1,N):
            tmp = ans
            ans = []
            for j in range(len(tmp)):
                if tmp[j] == 0:
                    ans.append(0)
                    ans.append(1)
                else:
                    ans.append(1)
                    ans.append(0)
                    
        return ans[K-1]

这种做法的时间负载度为O(N*2^N),所以肯定会超时的,无法通过。

解法二:观察这个结构

       0
   0       1
 0   1   1    0
0 1 1 0 1 0  0 1

这就是一个完全二叉树,问题是求深度为N,第K个叶子的值。
当K为奇数是,K的值和父节点的值相同;当K为偶数时,K的值和父节点的值相反;
所以有如下的解法

def f(N,K):
    if (N==1):
        return 0
    if (K%2 != 0):
        return f(N-1,K/2)
    else:
        if f(N-1,(k+1)/2)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0

二、Review

为什么测试驱动开发是写出健壮代码的最佳方法

测试驱动的核心思想是先写测试代码,再写逻辑代码,测试,重构,然后重复这个过程。首先定义测试方法,然后实现,需要拿到返回的结果并且和预期的值做比较,如果不符合预期,则返回错误。

测试驱动能缩短开发周期,加快迭代。而且有了测试后,很多bug能提前发现,而不是等写完后再来修bug。而且能保障修改后的代码(对老代码进行重构等)结果符合预期。

TDD能帮助完善文档,单元测试的代码本身就是底层的最细节的文档。

TDD有助于设计更好的实现。如果要实现TDD,就需要先写单元测试,这就需要这个方法或实现的解耦,这本身就有助于思考更好的设计。虽然TDD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收益是远远大于付出的。

最后TDD遵循着最好的代码实现原则,比如DRY(Don’t Repeat Yourself),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 ,YAGNI(You Ain’t Gonna Need It)和SOLID(single responsibility, Open-closed, Liskov substitution, interface segregation, and dependency inversion)。

四、Share

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打开 TDD? - 陈天的文章 - 知乎

你可能感兴趣的:(ARTS 第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