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佳作|《访问童年》:无论如何,请你试着“打开自己”

文|驿路奇奇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这个时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提到“溯源”。对知识的溯源,往往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与专业人士交流来实现,而对于一个人的溯源,恐怕就要去顺藤摸瓜般地探寻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收集其童年经历的细碎点滴,而后加以比照分析,方能明白那些业已形成的习惯和性格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然而,类似的梳理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那些大众普遍感兴趣的人物,自然是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去研究去分析,而对于普通人,这类的研究似乎更像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搞不好还会有窥探隐私之嫌。因此,鲜有人愿意把心力耗费在这上面。

图片发自App

不过,殷健灵老师是个例外。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她常常把关注点放在“成长中的心灵”上,她知道某些看似私人化的经历,实际上能让有类似经历又不方便说出来的人,去关照自身,进而卸下伪装打开自己,与曾经的自己和解,与整个世界和解,找回那份简单与纯粹,遇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访问童年》。26个故事,受访者们向作者讲述年少时的苦楚、伤痛、遗憾,在时代的洪流中淘洗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影响一生的动人瞬间和片段。

图片发自App

他们中既有年近百岁的老者,亦不乏略显青涩、仍在读书的少年,多数人性格内向,或者表面高冷,或者有自卑倾向,也有人表面不露痕迹,看起来乐观开朗,如果不是这一次终于有人愿意陪伴他们回望过去,倾听他们说出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心事,恐怕那些心酸的过往会被深埋心底,在午夜梦回之际或未来某个瞬间再度侵袭。

有人身体残缺,有人自幼与父母分离,还有人家庭不完整,或是几经变故,更有人因为父母的影响根深蒂固,后半生重复了上一代人的悲剧。小小的人儿,回望时,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如今想来冷眼旁观才是最好的方式。

他们或与那个愿意去了解心事的作者面对面,或者用手中的笔书写故事,疏解心事,无论是“访问童年”部分每一篇后的作者感悟,还是“重返童年”部分留白的遐想空间,抑或是附录中作为本书内容延伸的邀请信(邀请读者写下自己的故事,打开自己,分享点滴,长期有效),对那些讲述者而言都是最温暖的记忆。而我们这些旁观者,既是在接受心灵荡涤,也是体悟何谓珍惜。

图片发自App

很多人都有一夜长大的经历,书中的主人公很少有人是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再去和童年告别,多数情况下都是猝不及防的某件事促成了长大,战乱、离家出走、旁人的不友好,种种感受涌向心头,由不得你再继续任性胡来,依旧把自己当成个孩子一样宠溺。记得有个孩子在交流中提到,因为出生时正值战争焦灼之际,战场上发生了伤亡,一直以来他都没过生日,他的兄弟姐妹从那以后也不再过生日,他们甚至连看别人过生日也是不愿意的。

听来的确有些苍凉感。有人说:书中描绘大多是悲伤的故事,几乎看不到无忧无虑的童年。其实,未必是太多的人只经历了苦痛,没有欢乐,而是苦痛让人更有倾诉的欲望,也更容易在千差万别的经历中找到异曲同工的情感共鸣。

记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开篇曾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中,探寻苦难似乎是一种常态,作家借此重申“人性”这一永恒主题,试图接近人心底最自然的状态。

而《访问童年》这本书说到底也是在探寻“人性”,因为真实,所以动人。它告诉我们:无论过去如何,现在怎样,请一定要记得打开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读佳作|《访问童年》:无论如何,请你试着“打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