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教:天泉证道——阳明

王阳明先生将自己悟出的致良知的思想总结成了4句话。

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句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首诗也就概括了他所有的观点。

首先“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的意思就是心最初的样子,也就是最本质,本来的样子就是无善无恶的,也就是在“魔镜”中所说的那一面明镜,那明镜是什么呢?我们所谓的民警就是没有任何杂质和污染的一面镜子这样的镜子可以让万事万物呈现他本来的状态也就是让万事万物如其所是,也是陆九渊所说的我心即宇宙。而这时无善无恶的这么一个状态,其实是一个应然的状态,它不是一个实然的状态,因为这样的状态是我们本身应该做到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人能做得到这样的状态,无善无恶是一种至善的样子,这样的一种状态是难以达到,这是孔子修炼了70年才得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种状态,这也就是大学之道里面所说的在铭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里的至善,换句话说,它体现了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也就是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

而其次就是他的第2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在这句诗中,最初的那个无善无恶的心外推成了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动,那为什么人的本体从无善无恶变成了有善有恶了呢?其实这里的有善有恶就源于人本身就会有的私心私欲。

第3句话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在第2句话中意动就有了善与恶之分,而在这时当。我们可以准确的去判断善与恶,去了解,去知道它的时候就是良知。就比如一朵玫瑰花,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非常美,而由于我们此时的意是有善有恶的,于是我们会有善与恶两种观点,一种是把玫瑰花摘掉,然后插在自己家的花盆里,在这时这朵花没有呈现出它最初的样子,也就是那面明镜上有了杂质,没有让万事万物,也就是这朵花,呈现出他最初的样子,这就是一种恶。而当我们没有去摘它,让这朵花顺其自然的生长,这朵花就呈现出了他最初的样子,这就是一种善。当我们知道善与恶的分别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良知。

最后一句话是为善去恶是格物,就还拿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朵玫瑰花为例子,为善去恶就是我们将那朵花留在了那里,让它顺其自然的生长,而没有把它摘回家,放到瓶子里,这时就是为善去恶,也就是所谓的格物,让这么一个事物如其所示。但是这里先生所说的格物与朱熹的格物是不一样的,朱熹是以物为理,以物为本体之格,而先生这里的格物是以人心为本体,去为善去恶。

那先生在最初所说的人之为人最本质的,无善无恶的心与孔孟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孔子所说的这一个过程是仁的外推与内修,去内修成己,外推成人,成物,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孔子所提出的观点是人本善。孟子所提出的仁最初的本体是四端,4段的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仁义礼智,而在最初,孟子的观点也是人本善。不过他更加的完善了一些,说出了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家喻户晓的一句话。从某种角度去想,孔子与孟子所提出的观点与先生所提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那么从表面上看,谁提出的观点与先生提出的观点最相似呢?

也就是告子,告子说,生之谓性,也就是人生下来就是无善无恶的。但是这样的无善无恶与先生的无善无恶表达的观点真的一样吗?其实并不是的,告子与先生所表达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告子所说的无善无恶是本能层的心之体,也就是在说心最初的样子是本能层的本能“性”。而阳明先生说的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在这里说的无善无恶,体现了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换句话说告子,在这里所说的无善无恶与先生的无善无恶,一对比就会发现告子所说的无善无恶本身是没有价值与意义的判断的,告子所说的这一个观点是把人当做了一般的本能层面的动物去看待,没有人之为人高贵之处的体现,而阳明就是将人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出来。所以说阳明先生与告子,同样提出无善无恶,但是两者之间有最本质的区别。

那么同样是儒家先生的观点与孔孟的观点就相违背了吗?其实并没有,孔孟的观点是阳明先生的本质,而阳明先生在这上面也有着进一步的发展。按照先生的逻辑去讲,无善无恶也就是心最本质的样子是在格物致知意动里最高的一个境界。

而同样与阳明先生持有较为相似的观点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尼采,尼采所提出的是人在最初需要像骆驼一样忍辱负重去扛下一些事情,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慢慢修炼,然后成为万兽之王,也就是森林之王成为一个狮子,而在狮子之后继续修炼,才能成为人之为人最初的那一个无善无恶的婴儿,在这里说的婴儿也并不是本能层上的婴儿,并不是那个刚生出来还哭哭啼啼什么都不懂的人。而是儒家所讲的,拥有着赤子之心的一种代表。在赤子之心这个境界,人在自己为自己制定规则,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欲矩的那种绝对的自由。先生所说的无善无恶心最初的样子的这么一个境界,也就是尼采最后所说的那个赤子之心,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无善无恶这样的境界是一种应然,难以达到的境界。

但是在先生一个著名的天泉证道中,先生的一个弟子王龙溪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就是“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知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王龙溪所提出的这个观点,现在起名叫做“四无”,他认为先生所提出的4个境界中的其中三个境界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只是当我们分析王龙溪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从头到尾如果人都是无善无恶的话,那么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就没有被体现,这么一个过程也就没有意义。但是难道王龙溪的观点是从头到尾都错了吗?其实也并不是,王龙现在最本质上也就是在心之本体这一个方面是与先生的无善无恶的观点相同的,只是在王龙溪向下去推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此时我们还会发现佛教的两个人提出的两个观点与先生和王龙息两人提出的观点十分相似。

在佛教中,有两种观点,第1种观点是神秀提出来的,这个观点本质上想表达的东西就是仁,从最初在到达无善无恶的最高的境界是需要践修的。而与此同时六祖慧能也提出了一个正好相反的观点,也就是可以顿悟,人是可以不去修炼就可以突然明白的,而除了这个他的观点中还有一个字叫做空,空是佛教最本质的东西,因此在当时,佛教体系中有许多人是认同第2个观点。但这也不代表神秀的影响力就不大。因为顿悟并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件事,顿悟是需要天分的,而对于没有天分的一般人,顿悟是非常难以达成的。但是践修就不一样了,践修是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达到目的的一个方法,因此这样的方法更适合没有天分的那一种普通人,也就是在这世上绝大部分的人,这绝大部分的人中只要有人想达到最高的境界,那么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修炼去尝试,就算没有天分的人也可能会悟透。因此神秀的这个观点在当时更加的大众化,更适合普通人,所以,虽然惠能成为了佛家主要的领导人,但是神秀也主导了整个北方的思想,因此在当时的局面叫做北秀南慧,这就能充分的证明践修这样的方法更大众化,也是正常人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而这也正是阳明先生与王龙溪的观点,阳明先生的观点是践修,王龙溪的观点是顿悟。先生之所以能提出这一个践修的观点,是因为先生自己也是通过践修而悟出心即理致良知等等创新的观点,而在践修的过程当中会夹杂着顿悟,当我们践修到一定的境界,就有可能可以顿悟,这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方法。但是王龙溪的顿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也许王龙溪本人可以,只是儒家要外推,在喂他的过程当中,如果所提出的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那么外推就不会顺利,道也就无法顺利的推行。

我们所听说的著名的天泉证道,也正是围绕着这4句话的。

在天泉证道中,德洪和王龙溪有两个不同的观点,王龙溪的观点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四无,而钱德洪的观点是,正好与王龙溪的观点相反,钱德宏认为如果人从心到格物都是无善无恶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去践修去学习。而两者就与先生讨论这件事情,先生就对王龙溪说,如果用四无这个观点去解释的话,那么顿悟和功夫都无法实现,也无法去用到, 并且虽然在修炼的过程中需要顿悟,但是在外推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人,那些人是不会像王羲之那样天资聪慧是顿悟的。而先生对钱德宏的建议是他需要学习的是王龙溪所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也就是说钱德宏讲究的是践修,但是他有缺点,就是他不能沉迷于小事,纠结于琐碎的小事,在践修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就会有顿悟。而王龙溪所讲究的是顿悟,但是这只是个人不能外推。

而这一个教诲的过程也是先生在去世之前最后一次和他弟子这么正经的对话,而先生最后的教诲就是要王龙溪和钱德宏这两个较为重要的弟子,一定要坚持他说的这4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句教:天泉证道——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