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数据新闻里“四处碰壁”——after“工作坊”的一些困惑

众所周知,白杨数新第一届工作坊在两周前落幕。工作坊让我们迷茫、崩溃,又给予我们低谷之后的一丝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我确有很大收获,包括但不限于小组合作、时间统筹、思路拆解再重构,以及在自己的能力顶峰不断试探。但相比作品,完成作品的过程太过于一波三折,以至于我至今还存有一些困惑令我挠头。它们或许浅显、白痴或无关紧要,但我想记下来,以期待日后我有能力为自己答疑解惑。



怎样找到选题的通路?

和大多数小组一样,我们组也在短短两天内经历了四五轮话题提出、数据搜集、思路梳理,然后,啪,枪毙。我们尝试过的话题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孔子学院、如何让消防员更安全、家政乱象、高薪月嫂、租房、足球……其中有一两个选题已经进展到数据都要搜集完毕了,但由于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以及达不到我们内心的期待,都纷纷放弃。最后我们根据一组数据走到我们最终的“留守儿童网瘾现象”选题,感觉看到了一点曙光就疯狂摸索迷宫的通路,才勉强跟上工作坊节奏。但坦白来讲,这个选题最终的思路也只能得个“中规中矩”的评价,远没有达到我自己的预期。

我们想选题的时候主要围绕两个方向: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常谈常新的民生话题,因为我们认为前者有故事有新闻点,后者有受众有数据。但事实证明,新闻热点不好蹭(例如消防员选题),我们既没有财新、网易等媒体的洞察力去找新颖的角度报道新鲜的信息(人手不够时间紧张或许也是个理由),又没有它们的技术能力去将简单的事件梳理或科普做得有趣、高级;民生话题则折在它太过于寻常了,我们习以为常但其实不加关注的话题,例如医疗、租房还有我们尝试过的家政,都是我们一开始认为“总能找到新点的”,到后来梳理思路时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条条大路通罗马,然后九九归一、万念俱灰。

放弃上述选题的原因概括来讲主要涉及这几个理由:选题没有吸引力、数据难以搜集,以及最重要的,话题讲不出“新”东西。包括我们的“留守儿童网瘾”选题,思路的确是顺的,但确实能感觉到我们还是和最佳的深入点失之交臂。我们在话题外围绕、试图往中心突破却始终找不到要害,犹如选题的“敌人”而非“统治者”。神奇的是,在我们定下“留守儿童网瘾”选题之后的三四天内,我们分别在不同的数据新闻公众号看到了被我们抛弃的选题重获新生。镝次元数据的《扑火成本到底有多大?数据揭秘森林大火》 扑火成本到底有多大?数据揭秘森林大火(下篇) 、DT财经的《月子中心里的欲望都市和绝望主妇》 月子中心里的欲望都市和绝望主妇 | DT数说 等作品发表之后,我和组员们面面相觑。我们和它们的思路差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看到的sign永远是“此路不通”,但这些媒体却可以看到另一个指示牌叫做“此路是捷径”?


镝次元数据:《扑火成本到底有多大?数据揭秘森林大火》
DT财经:《月子中心里的欲望都市和绝望主妇》

懊恼之后我也略略分析了媒体发表的作品和我们的差异。我认为,最重要的思维不同在于,媒体发表的作品总有更“小”的切入口。这些切入口要么和媒体的定位相关(比如专门聚焦话题的财经方面),要么基于作者对话题的了解与熟悉,而这种了解不仅仅基于生活经历和常识,还包括通过采访故事挖掘不为人知的点,以及搜集到特别的数据去探寻话题新的相关性。

上学期我的“中美贸易战”作品,我较为满意,其中一大原因是我通过搜寻数据、查找资料,在这个我完全陌生且不感兴趣的领域中理出来一条我认为通顺而且小众的逻辑,此后的文案与设计都在此之上,令我充满信心。而期末的“考研”选题则令我失望,当然也被师姐diss过一二三遍,其主要原因在于“面面俱到”(我们太过于依赖一个考研调查报告了),没有独特的insight和小切口。

这样总结来看,我认为数据新闻思路的形成应该在数据搜集之后。在话题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无数条通路,其中阅读已有的媒体报道、用已有的思路去思考只会让我们重复别人踩出来的路,而属于我们自己的那条路还是需要自己披荆斩棘的。当然每个话题都只打一耙而不深挖的话,“宝藏”同样会离我们无比遥远。

但说实话,假如每个话题都是迷宫,我目前还没有信心每一次都能自己挖出一条地道到达终点。所以目前来看,如何找到选题的通路对我来讲还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

数据都是真实可用的吗?

准确来讲,这个问句不是困惑,而是工作坊给我的一次教训

前文提到,我认为选题能够走通,与搜集到的数据关系极大。我们的“留守儿童网瘾”选题刚好是基于一个我们认为新奇的数据进行探索,即《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中展现的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使用手机4小时及以上比例更为显著。这个数据被无数媒体引用,包括《新京报》,但神奇的是,我们查不到数据的原文或原报告,而所有媒体也都只引用了这一句话,只包含这四个数字。


新京报:《留守儿童沉迷游戏背后:乡村室内体育场面积不到城镇1/10 | 有理数》-截图

当我们根据这个结果,搜集各种数据,最后已经形成第一版思路的时候,老师却提出质疑:你们要给我证明这个数据是可用的。“证明可用”包括找到报告原文、联系报告作者、找到调查的样本量、找到权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引用,以及联系引用该数据的文章作者。

我们无比沮丧地开始了茫茫搜寻。在作者失联、原文无踪等种种尝试结果产生之后,组员突然发现这一句数字被“焦点访谈”引用过并已经播出,同时另一组员找到该作者的另一篇调查报告原文,其中也提到了这个数据。我们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但这组数据是我们的题最有价值的点,我们却找不到原文去深入讲述这一点,甚至联系不到作者采访调查故事,导致我们的思路注定只能在外围绕圈,这个题的价值也就折了大半。

当我们的最终思路即将尘埃落定之时,组员突然质疑这个报告的权威性。因为她发现报告没有明确“留守”与“非留守”的区别,调查对象不清晰,这使得我们的分析思路显得莽撞而草率。我们再一次绝望。最终由于时间紧迫,我只能通过引用论文去模糊界定,实际上这个bug已经奠定了我们的作品无法令人满意的结局。

这个教训告诉我,数据的真实与权威是需要被核查的。数据是数据新闻的核心和灵魂,当灵魂出现瑕疵,这个作品就已然失败了。经过工作坊一役,我重新审视我对数据的认知,希望我以后记住这次教训,认真对待数据处理和核查工作,不得马虎。

设计图的直观和美观有冲突吗?

工作坊的第四天,大多数小组都进入了制作数据图以及修改的过程。从进度上看,我们组在第三天晚上已经设计并制作完成了90%的数据图,但第四天,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只进行了一项工作:redesign

我们一共有7个图,作品最终版和我们的第一稿设计相比,我们redesign了5个图(包括一个图因为重新找数据而改形式)。Redesign的第一个原因是,我认为我们的设计稿太过于“简单”了。我总希望可以让作品看起来“特别”一点。比如,我们把一个堆叠图改成了半个玫瑰图,把几个简单的数据罗列设计成六边形的方块并摆成蝴蝶、螃蟹、蝎子等各种图案……我认为我们的redesign都让作品变得更好看了,我充满着成就感。

但我们在此之后又进行了一轮redesign。这次是因为,老师认为有几个图“不够直观”。例如老师要求我们把那半个玫瑰图改回堆叠图,因为“只有堆叠图才能最直观看出来你们想表达的百分比”,要求我们给一个面积图加上卡通图标,为了更直观显示“老年人是抚养留守儿童的主力军”。坦白来讲,老师给的一些建议我是抗拒的。比如我认同使用图标对比大小会分散读者注意力,适得其反。但其中争议最大、redesign最困难、我重新设计了5个小时的图是下面这一幅——


数据图初稿


数据图终稿

我个人其实很喜欢我的第一版设计。我试图把多个维度的对比放在一张图里展示。重点是这个设计多么像一个操场啊!多么切题!多么完美!!

但老师指出,这个图不直观。他认为,读者需要花不少时间才能完成对这张图的解码。他给出的建议是,希望我用室内篮球场和室外操场的图标大小和数量体现数据对比(而这是前文提到我所不认同的)。最终经过抽样调查(抽同学给我反馈阅读体验)、小组投票、小组1v2自由辩论和各种纠结和迷茫之后,我终于妥协并花整个下午设计了新的替代——帆船图(我自己起的名字)。我反思,初稿会造成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维度过于复杂,以及图例不清晰。当然,我本可以将其redesign成简单的两个条形图和两个泡泡图的组合,但我依然想让其看起来具有更多的“设计感”。

这次redesign的碰壁让我开始思考设计图的美观与直观应该如何平衡。据我观察,国内的数据新闻公众号的作品大多设计简单而直观。它们运用基本的柱状图、条形图和散点图呈现数据,通过改变图形的形状和颜色使得作品整体和谐,而复合维度的设计较少出现。但对比一些国外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和网站,其设计的图表脑洞很大,维度相对复杂,也会出现我即使跟随着它的动画也读不懂的设计(希望不是因为我的英语水平问题),但我会由衷感叹其设计的精巧和美观。这样粗暴的评价大概以偏概全、有失客观了,但我依然在困惑,数据新闻beautiful的度应该在哪里?如果设计影响直观,我必然应该重新设计,但如果保证了直观,我值不值得花大力气使其变得更加美观?美观何时会伤害直观、直观又怎样限制了美观?这或许需要我多多阅读数据新闻作品,多多揣摩它们的设计与主题的相关性,以及其直观与美观的平衡


THE END

以上是工作坊带给我的一些思考。它们或许浅显、白痴或无关紧要(首尾呼应),但我还是希望我可以通过学习及探索,为自己总结一点经验,帮助我在制作数据新闻作品时少一些鼻青脸肿,尽快找到出口的曙光。

By JQ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数据新闻里“四处碰壁”——after“工作坊”的一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