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有“认知盲区"吗?

这一天,在培训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真切地认识到认知盲区的存在。

给我们做培训的是一名行业的大拿,他正在演讲的时候,电脑突然重启然后开始升级。

“怎么回事?”他有点慌乱,然后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工作人员来帮忙处理。

“这个重启真是莫名奇妙,我觉得你们的设备是因为联网而中了病毒。”他抱怨道。

实际上,在二十分钟之前,我就预见了这个重启的发生。不是我多么未卜先知,而是在二十分钟前,电脑弹窗提示检查到新的版本并询问是否要升级,他选了“二十分钟后重启”这个选项。他选择的当时我就意识到坏了。很明显他没有注意到选项的具体内容,而是采用迅速做出选择的方式回归演讲。所以,二十分钟之后,电脑如期重启并升级了。

很奇妙的是,他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意识到电脑重启是由于他做了错误的选择。理论上来说,这样低级的错误不应该发生在他的身上。因为从他的演讲中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名非常博学且机敏的人。我们往往认为这样的人要避开那个小麻烦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事情偏偏发生了,而且他还一错到底,一直坚持认为是我们的电脑中了病毒。

为什么这样聪明的人却会犯这类低级错误?其实就是认知盲区导致的。

吴伯凡曾经在他的专栏里面提醒我们:

建立专线式的高带宽连接,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认知效率,让我们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点上成为高手。但是,神经元的连接有一个特点——一旦建立了一种连接,就会自动抑制其他神经元的连接。

你在某一个地方获得了近似于特异功能的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你不知道的盲区。这种状况常常让你用你熟悉擅长的方法去解决你并不熟悉和擅长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手里拿着一把钉锤,看什么都是钉子。“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事后我复盘了一下,这位大拿之所以会犯错,大概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

1.他因为专注于本职工作,并不擅长解决电脑问题。(不要说男性对电子产品具有天生的敏锐,实际上我就认识电脑操作很菜的男生。)

2.演讲地点的电脑运行速度比较缓慢,他一开始就建议过我们要换设备,所以这次出现重启,他自然而然就认为是电脑中毒引起的。

无论是哪一个原因,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某一个方面的高能力或先入为主,都会导致认知盲区。混沌研习社创始人李善友就曾提出”高能力会拖你后腿“的说法。他认为,你的能力越强,你本来的认知就越顽固,越看不到自己的认知盲区。如果周围的环境变化了,你的能力反而会拖你的后腿。

认知盲区的存在,有的无伤大雅,有的确实会阻碍你自身的发展。我们所看到的所谓“客观世界”,实际上是我们搜集到大量信息后形成的“主观世界”。一旦你认定了某种思考方式,“逻辑通道”形成,你就会只关注一些特定的信息,所有不符合你认知的信息都会被你忽略或否认,那再想改变就很难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拿起捶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那要如何突破认知盲区呢?李善友认为应该要打破原有的逻辑边界,建立一个更宽的逻辑通道,把新的信息放进来,尽量达成新的逻辑自洽;而吴伯凡也有类似的观念,他认为可以通过“认知自虐”的方式打破高带宽连接的“单环学习”状态,从中突围到“双环”甚至“多环”的学习状态。

那具体要如何突破,且听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今天有“认知盲区"吗?)